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常识 > 危害 > 当甲状腺癌女性想怀孕 甲状腺癌术后用药 6 大规范

当甲状腺癌女性想怀孕 甲状腺癌术后用药 6 大规范

2017-07-20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甲状腺癌是产后第一年最常见的两种肿瘤之一,高水平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可能会刺激甲状腺癌生长,因此之前认为怀孕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癌病情进展。先前的研究证实一小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在怀孕期间病情发生了进展。

  当甲状腺癌女性想怀孕

  超过三分之一的甲状腺癌患者年龄<45 岁,而且四分之三的甲状腺癌患者是女性,因此对很多甲状腺癌患者来说,怀孕计划十分重要。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备孕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包括孕期癌症病情发生进展的风险、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治疗对母亲和胎儿产生的危险。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 Haymart 教授和波士顿医学院的 Pearce 教授对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备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发表于 Thyroid 杂志。

  怀孕会导致甲状腺癌进展吗?

  甲状腺癌是产后第一年最常见的两种肿瘤之一,高水平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可能会刺激甲状腺癌生长,因此之前认为怀孕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癌病情进展。先前的研究证实一小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在怀孕期间病情发生了进展。

  但是,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 Rakhlin 等发表在 Thyroid 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在怀孕期间病情未发生进展或复发。即使有残留病灶,大多数年龄<45 岁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远期预后也非常好。通常来说,年龄<45 岁的甲状腺癌患者的 10 年疾病相关生存率是 97%-100%。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来说,怀孕不会对甲状腺癌病情发展产生影响。

  甲状腺癌患者孕期如何制订治疗方案?

  新诊断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标准治疗是手术,其次考虑放射性碘疗法和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研究显示,如果在怀孕期间进行甲状腺手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很高。手术也会使孕早期发生流产和胎儿器官发育异常,以及孕晚期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

  因此,最好在怀孕前进行甲状腺手术。如果在怀孕期间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则可以推迟手术一直到产后。近期的研究显示,如果孕期发现患有乳头状微小癌,51 名患者中只有 8% 的患者的病灶大小发生增大,而没有一名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所有患者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均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10%-50% 的患者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大多数甲状腺癌女性患者需要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在怀孕时所需的左旋甲状腺素剂量会增加近 30%。为了获得对胎儿和母亲最有利的效果,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 TSH 控制目标是<2.5 mIU/L;对于甲状腺癌患者,TSH 控制目标值会更低。

  根据最新的美国甲状腺病学会指南,很多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可以不考虑放射性碘治疗。对于适用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而言,放射性碘治疗在怀孕期间是禁忌开展的;并且建议在放射性碘治疗结束后至少 6 个月后再怀孕。推迟 6 个月怀孕是考虑到了很多因素,包括放射性碘的半衰期,以及需要等待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另外,只要孕前 TSH 水平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不需要因为左旋甲状腺素剂量调整而推迟怀孕。此外,亚临床甲亢作为一些甲状腺癌女性患者的治疗目标,不会对孕期的母亲或胎儿产生有害影响。

  临床医生应当如何把握女性甲状腺癌患者备孕问题?

  考虑到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好,且缺乏证据显示甲状腺癌女性患者在孕期有重大危险,以及女性一生中的怀孕时期有限,所以不应该完全禁止甲状腺癌患者的怀孕计划。

  当对育龄甲状腺癌女性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考虑患者的个人生活目标,进而确定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及初始治疗后的怀孕计划。对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来说,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不应该彻底改变人生规划,包括怀孕计划。

  甲状腺癌术后用药 6 大规范

  众所周知,甲状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它主要有四种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又以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最为常见,此两种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占所有病人的 95% 左右。

  早期,甲状腺癌术后病人不吃甲状腺素

  过去,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病人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不再进行任何治疗,导致一部分病人出现复发和转移。直到 1950 年代,研究发现通过口服甲状腺素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降低甲状腺肿瘤的复发,并在 1954 年人工合成了左旋甲状腺素的药物。自此,手术以后口服甲状腺素的 TSH 抑制治疗才逐渐被重视起来,但到底应该吃多少剂量的甲状腺素一直没有标准。

  相当长时期里,病人超生理剂量服用甲状腺素

  1994 年,美国医生 Mazzaferri 等报道了大宗病例的 30 年随访结果分析显示:手术+同位素治疗+TSH 抑制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的生存率和减少复发。在当时由于晚期病人相对较多,TSH 抑制到 0.1 mIU/L以下确实可以有效的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长期超生理剂量的 TSH 抑制治疗成为规范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随着人们对甲状腺肿瘤的日益重视和常规普查的开展,目前绝大部分病人都在早期被发现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素药物治疗是否还适用;长期口服大剂量甲状腺素带来的药物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心律失常等也逐渐被关注。所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TSH 抑制治疗的策略也需要进行改变。

  从今往后,要根据肿瘤的情况来确定甲状腺素的服药剂量和疗程

  因此,无论是 2012 年发表的“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疗指南”,还是2015年正式发布的 2015 版“美国ATA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疗指南”,两者均对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治疗做出了修订。对于不同复发危险度的病人,明确采取不同水平的TSH抑制治疗,并结合病人的体质和对甲状腺药物的耐受度来调整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的长短。

  这一修订,改变了过去要么不吃药,要么吃太多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双风险管理模型,简单的说就是把病人根据肿瘤的情况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型来确定TSH抑制的水平,从而确定甲状腺素的服药剂量和疗程。

  一般来说,复发高危患者TSH需抑制在 0.1 以下,中危患者TSH 抑制在 0.1~0.5 之间,低危患者 TSH 抑制在 0.5~2 之间即可。再根据病人的年龄、心脏功能情况等对甲状腺药物的耐受度也分为低危和中高危人群,进行微调。建议中高危患者终身抑制,低危患者抑制治疗时间 5~10 年,之后改为替代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

  一、具体的服药剂量和疗程首先应当征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二、要按时足量口服甲状腺素,人工合成的左旋甲状腺素制剂由于药物浓度比较恒定效果优于生物制剂;

  三、要遵循药物说明书中推荐的服药时间和方法,以免发生药物与食物的相互影响降低药物的吸收;

  四、要注重随访,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和 TSH 水平,调整剂量期间 1 个月检查一次,以后每 3~6 月一次,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带来的副作用和影响治疗效果;

  五、适时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估,绝经后妇女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六、规范服用甲状腺素药物不会影响怀孕和生育,当然,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