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湿科门诊,但凡遇到有关节痛、肌肉痛、肌无力的病人,在进行风湿科的常规检查时,均会同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因为不管是甲亢还是甲减,都有可能出现一些关节、肌肉的症状。
甲减与关节、肌肉疾病
许多甲减患者(约30~80%)在病程中都可能会出现神经肌肉和关节骨骼症状,如关节和肌肉疼痛、僵硬、无力等,症状取决于甲减的严重程度。随着甲减的控制,这些症状也会逐渐好转。
此外,15~30%的患者可能出现「腕管综合征」。
编者注:
腕管综合征就是指控制大拇指、食指、中指和部分无名指的「正中神经」,在穿过手腕处的「腕管」结构时遭受到压迫,会导致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
早期手指会时不时的出现麻木刺痛感,夜间比较明显;中期则会出现持续性的疼痛麻木,扣扣子、拿杯子等细微动作出现障碍,麻木、疼痛还可能会延伸至手肘或肩膀;后期会出现大拇指肌肉萎缩、伸展困难,手部感觉丧失。
还有一些极为少见的情况,甲减患者会合并发生「甲减性肌病」,表现为近端肌无力(近端肌肉主要指大腿及上臂的肌肉)伴肌酶升高(肌酶水平可以通过抽血化验)。
甲亢与关节、肌肉疾病
甲亢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并容易发生骨折,这是甲亢病人出现肢体疼痛的一个常见原因。骨质疏松在「医源性甲亢」中尤为常见。
编者注:
「医源性甲亢」是指由某些药物或检查导致的甲亢,比如治疗心律失常的胺碘酮、增强CT中使用的含碘造影剂,都有可能引起甲亢。
同甲减一样,甲亢也会造成近端肌无力,较甲减患者常见。不过,肌无力症状可以在甲亢纠正后迅速缓解。
甲亢患者还易出现粘连性肩关节炎,常以肩关节无法活动为首发表现。
甲亢药物与关节、肌肉疾病
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也有可能引起关节肌肉的症状。
如治疗甲亢常用的丙硫氧嘧啶,可诱导产生「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关节疼痛,还可能导致肺和肾脏损害。该药还可能引起肌肉损伤,表现为四肢的肌肉酸痛,伴随肌酶升高。
另一种治疗甲亢的药物甲巯咪唑,也可能引起关节痛,通常是暂时性的,不需要停药也能够好转。但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关节肌肉疼痛伴发热、血尿、咯血等,就需要及时就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