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发现老龄人口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往往缺少甲状腺毒症或甲状腺机能减遇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因而往往漏诊。鉴此有些学者提出应该在老龄人口中进行甲状腺疾病的普查,通过对老龄人口甲状腺疾病的分析发现40~60岁的女性中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发病率最高,应当引起临床的重视。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绝经前、绝经期和绝经后),因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或丧失,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临床上一般把女性(45-55)岁称之为更年期,也有将绝经前后二年称为更年期。
有研究对120例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进行了甲状腺激素的测定。有3例可诊为甲亢,约占2.5%;有36例可诊为甲减或亚临床甲减,约占30.0%。进一步说明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不仅雌激素缺乏,而且甲状腺功能也明显异常。
在临床实际中,由于更年期伴有甲状腺疾病,常与更年期综合征相互交叉,易与机体衰老相混淆,容易被更年期综合征掩盖,往往被忽视而作为单纯的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如:
甲减时的疲乏、怕冷、焦虑、抑郁、思维迟顿、肥胖浮肿、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骨质疏松、面部色斑等;
甲亢时的乏力、烦躁、易怒、心慌山汗、体热等,诸多症状与更年期综合征相似,易误诊为延年期综合征,导敏部分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虽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而仅作为更年期综合征。
随着我国老龄人群的不断增多,为了使女性能够更好的渡过更年期,解除更年期妇女的烦恼,本文提示,对于长期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除补充雌激素及对症治疗外,应及时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早排除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控制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