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面对肥胖选择逃避,
总有人想着:
与其费力减肥,
不如说服自己接受肥胖。
可是胖子注定要多受一些挫折,
难免陷入自卑泥潭。
200多斤的马俊杰,
遭受嘲笑、排挤、失恋,
终于清醒,
减重57斤褪去一身脂肪,
夺回了生活的主动权。
马俊杰
本期主人公
曲折成长路,造就超级胖墩
小学三年级,马俊杰因为意外受伤,需要使用含激素的药物,而且一个多月没有下病床,这期间,马俊杰直接从小瘦子变成了一个小胖墩。忽然成了小胖子,很多曾经的小伙伴都嫌弃他并且不再理他了,马俊杰变得格外自卑,性格也从开朗活泼变得敏感内向。
到了初中,马俊杰又患上了荨麻疹,被迫在家休学长达一年。天天关在家里,没有任何运动,马俊杰越来越胖,17岁时体重已经达到了160斤!
此后,马俊杰的体重一直稳步上升,工作后更是超过了200斤。马俊杰的身体也变得很“虚”,出去玩永远是最早叫累的那个,一逛街就要到处找座椅,因为体型臃肿,他连蹲都蹲不下去,好几次恋爱也是因为肥胖而告吹。
借劳动消磨脂肪,体重却不降反升
生活如此不便,马俊杰当然也起过减肥的念头。
就在他读技校的那段时期,马俊杰听了家人的建议,觉得不妨趁着暑假去工地打工,做做体力活,这样或许就能瘦下来了。
然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马俊杰在工地上使劲了力气。流尽了汗水,一个月后体重却不降反升,其中的原因现在已经说不清了,但却直接导致了马俊杰从此对减肥失去信心,再也不愿意尝试任何减肥方式,不管是运动减肥还是节食减肥,马俊杰都敬谢不敏。
这些习惯,竟是致他肥胖的元凶
直到2018年,马俊杰得知朋友在一位营养顾问的帮助下减肥成功,这让他重新产生了减肥的念头。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马俊杰也开始接受营养顾问的指导。
其实马俊杰的肥胖除了和两次伤病有关,和他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马俊杰平时很少吃早饭,中午吃得也不多,以面为主,几乎不吃菜,一到了晚上他就会疯狂吃东西,除了晚饭吃很多,还会不断吃零食,一直吃到上床睡觉。
在营养顾问的建议下,他开始一点一点戒除这些坏习惯,早晚选择营养代餐,午餐多吃蔬菜少吃主食,平时多吃水果,再也不吃任何高热量零食。
越运动,越爱运动
开始减肥之后,马俊杰就有意增加自己的热量消耗,出行基本靠走路或者骑车,每天微信步数都在10000步以上。
控制饮食、增加热量消耗,马俊杰的体重以出乎意料的速度下降,第一个月就从201斤降到了180斤,减肥前买的衣服很快就不合身了,他每天都能惊喜地看到自己的变化。
体重降到170斤左右的时候,马俊杰开始逐渐给自己增加一些运动量,刚开始是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天下班后自己去跑步。
虽然运动很辛苦,但是马俊杰仍然能从中获得只属于自己的快乐,那就是他每天的进步,从刚开始只能快走,到可以慢跑,从刚开始跑1公里都叫苦不迭,到现在可以轻松跑过10公里,这些进步都让马俊杰欣喜不已。
在运动的过程中,马俊杰每天都能感受到身体在变化,变得更年轻、变得更有活力、变得更有生机,运动让他慢慢脱离了从前那个病恹恹的状态,他开始爱上在运动中改变自己的这一过程。
减脂有了效果,马俊杰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增肌,有段时间还请了私教专门学习该怎么全方位地锻造自己的身材。
每周一、周三,马俊杰会着重训练上肢和下肢的肌肉力量,周二、周四则是着重训练核心肌肉,周五锻炼身体协调能力,此外还会见缝插针利用有氧运动锤炼体能,提高心肺功能。
5个月,马俊杰的体重下降了57斤,从一个大胖子恢复到匀称的体态,周围的人都觉得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奇迹,直呼要是在街上遇到简直不敢认。
马俊杰现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运动达人,他说运动本身就是会让人快乐的,只是体能跟不上才会让人觉得辛苦,想要逃避,而训练的过程就像游戏里打怪升级,当你越来越强,你一定能从中收获快乐,爱上运动。
虽然还没有练出相当发达的肌肉,但是马俊杰觉得,自己可以通过5个月瘦57斤,有这样的毅力和坚持,六块腹肌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胖子变靓仔,内心更是焕然一新
5个月来,马俊杰的变化,说是重生也不为过,从内到外都焕然一新。
从前,因为体型太过“突出”,马俊杰的衣服从来都是到裁缝店定做或者在淘宝上购买大码衣服,街上的衣店根本没有他能穿下的尺码,而现在,买衣服再也不会成为一种困扰,逛街反而成了一种休闲。
比起外表的改变,变化更大的是内心,曾经马俊杰和所有的胖子一样,不爱动,只爱宅,比起出门流汗,更愿意待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觉得胖也没什么不好的,可是随着身材慢慢瘦下来,马俊杰反而对身材有了诸多挑剔,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
“从前,我觉得流汗是在受罪,现在才明白,流汗其实也是一种解压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往往更容易犯愁、忧郁,反而运动始终代表着阳光和积极向上,能使人变得乐观开朗。”
肥胖让人身材走样,
更会滋生怯懦,
减肥不只是改造外表,
更是一次内心的洗礼,
让人学会勇敢、学会坚持、学会自信,
瘦下来,
人生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主场。
延伸阅读
减重≠减脂,增肌≠增肥…搞不懂这些,不仅不会瘦,还要白流汗!
满怀信心开始了减肥之路,
狠下决心去运动,
却因为搞不懂“减重和减脂”,
弄不清“最大心率和最佳心率”,
……
让自己白流了不少汗,
更让自己的心塞了又塞。
这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在概念上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词汇,
真的好难懂!
别灰心,
这里有一份超全的减肥名词大解析,
拯救运动减肥的知识盲区,
让瘦身路畅通到底。
减重和减脂,
傻傻分不清楚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减重”和“减脂”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减重是指身体总质量的减少,伴随脂肪一起消失的还可能是肌肉和水分,而减脂则是指减去身体脂肪含量。
提到减肥,往往大家只会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认为只有看到数字的下降,才等同于自己瘦了。但是,为什么有时候体重降了,身材却没有变化呢?
这是因为:人的体重主要由肌肉、脂肪、骨骼和人体其他组织(内脏、皮肤、血液等)构成,如果采用了不健康、不正确的减肥方法,很可能在减掉的体重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脂肪,减掉的更多是水分、甚至是肌肉,即使体重有所下降,身材却依然胖着。所以减肥,应该要专注于减脂,而非减重,才能让身材曲线更加完美。
减脂小建议:
想要有效减脂,毫无疑问就是要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了。因为有氧运动可以直接动用身体内储存的脂肪来进行供能,帮助消除全身脂肪。
减脂期间虽要控制食物热量的摄入,但注意不要采用节食的减肥方法,易造成减重不减脂的情况。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常常搞不懂
对于很多减肥小白来说,运动时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搞清有氧和无氧运动到底是什么、如果选择才能提高自己的瘦身效率。小编这就来告诉你答案!
有氧运动指的是人在氧气供应充分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它以分解体内的糖原和脂肪供能,可以帮助燃烧脂肪、消耗热量,还能改善心肺功能,是运动减脂的主要方式。跑步、骑行、健身操、游泳等都是很常见的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是指人体肌肉在无氧供能代谢状态下进行的运动,强度高、瞬时性强,通过无氧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肌肉含量,随着肌肉量的增加,人体的基础代谢水平提高,便能消耗更多的热量,既能提高瘦身速度,又让身材更为紧致。诸如深蹲、俯卧撑、器械训练等都是深受减肥人士喜爱的无氧运动。
有氧无氧选哪个?
在运动减肥时最好还是将有氧、无氧运动相结合,每周坚持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另外,可以根据自己希望锻炼的部位来安排无氧运动,记得不要连续两天针对同一个部位进行大负荷训练,给肌肉留出充足的修复时间哦。
增肌和增肥,
千万别弄混!
我们常常说,减肥的时候也要注意增肌,不少女生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觉得这会让自己的体重上涨。在此,小编友情提示:
增肌虽然也会让体重增加,但增肌不等于增肥。增肌,增长的是肌肉,而非脂肪。
减脂塑形期间通过合理的锻炼来增加身体肌肉含量,不仅不会让你看起来更“胖”,反而会让身材线条更紧实。同时,肌肉量的增加也能提升你的基础代谢率,加快每天的热量消耗。
增肌小建议:
除了适当增加无氧运动之外,多练习HIIT等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可以让你在更短的时间里,消耗更多的脂肪,还能保持对肌肉的刺激,有效减少肌肉的流失。
运动增肌时需要补充足量的蛋白质,可以在运动后30分钟左右选择鸡蛋、牛奶或鸡胸肉等来补充蛋白质,让增肌效果更明显。
体质指数和体脂率,
衡量肥胖看哪个?
想知道自己算不算胖?找准“定位”很重要!可以利用体质指数即BMI指数来测试自己的肥胖程度。计算公式丢给你,快来算算!
体质指数(BMI)=
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BMI指数只是检验肥胖的大致标准,而体脂率则更能准确反应我们身体的脂肪水平。所谓的体脂率,就是指脂肪重量占总体重的比例。体脂率越低,说明你体内的脂肪越少。想知道自己的体脂率,可以通过人体成分测量仪来了解,也可以按下面的公式来粗略算一算。
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
(男为1,女为0)
最佳心率和最大心率,
运动时该把心率控制在多少?
运动心率是监测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减脂运动有效与否的关键数据。但常常有人会搞混最大心率和最佳心率。今天,小编就来为你好好解答一下。
最大心率是指在运动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再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而最佳心率是指运动强度、密度和持续时间都保持在合理范围,脂肪消耗量最大、最理想的减肥状态时的心率范围。
运动时最佳心率是多少?
想要通过有氧运动来达到减脂目的,运动时心率必须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所以,运动过程中随时了解你的心率,尽量把它控制在这个范围之间,才能保证运动效果最佳哦。
男性的最大心率=220-年龄
女性的最大心率=226-年龄
运动减肥空有一腔热血可远远不够,
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有好效果。
保存这份“减肥扫盲笔记”,
充分了解减肥的方方面面,
减肥小白到瘦身界的扛把子,
就从这里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