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国内也能随处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我们也都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我们之间的身材差异。欧美国家的肥胖人士,身材呈现出梨形,而我们东方国家的基本上是呈现出苹果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啤酒肚。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的呢?
基因?饮食?身体结构?生活环境?抑或是因服用某些药物的关系?
腰围与臀围比值是人体脂肪分布的指标,体脂肪之分布可分为两型:上身肥胖型与下身肥胖型。上身肥胖即通常所说的苹果型身材,下身肥胖即所谓的梨形身材。
不同人种之间存在的体脂分布的差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实际上,正是得益于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亚洲女性才可能在体脂率相近的情况下保持比欧美女性更好看的腿部曲线。
不过,这样的好处是要拿各种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上升来换的,而且现在有研究表明,臀围和腿围适度增大可以降低这些风险。
为什么欧美人要胖就多半会胖成梨形身材,亚洲人要胖却多半会胖成苹果型身材?
苹果也好,梨也好,其实都是对不同身形的一个比喻,而造成不同人种间常见的身形不同这一现象的本质,是脂肪堆积最多的位置(注意,不是部位)不同。而使亚洲人和欧美人常见的脂肪堆积位置在群体水平上出现差异的原因,目前更多认为是基因的作用,环境的作用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人体的脂肪组织可以分为三种:表皮皮下脂肪组织、深皮下脂肪组织和内脏脂肪组织。它们的形态和血流量有较大的不同,对身体的血糖、血脂等的影响也不同。表皮皮下脂肪组织遍布全身所有皮肤之下,在两条腿上最多。深皮下脂肪组织则主要分布在上半身的躯干部分,但严格来讲仍然是在"皮下"。而内脏脂肪组织,顾名思义,就是仅分布在内脏的脂肪。三种脂肪组织堆积脂肪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主要区别在堆积量上。
亚洲人的脂肪更倾向于堆积在深皮下脂肪组织和内脏脂肪组织中,而这两种脂肪组织绝大部分都在躯干和腹部,才形成了苹果型肥胖,又叫中心型肥胖;欧洲人的脂肪更倾向于堆积在表皮皮下脂肪组织中,而表皮皮下脂肪组织遍布全身,而且以腿部最多,所以才形成了梨形肥胖,又叫周围性肥胖。
即使是BMI大于35的严重肥胖的情况下,亚洲人仍然更倾向于把脂肪堆积在深皮下脂肪组织和内脏脂肪组织中。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有先天性的基因引起的,同时也与后天环境中的饮食以及所服用的药物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