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从中医角度看常见的风湿性疾病

从中医角度看常见的风湿性疾病

2014-05-31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风湿性疾病伴随人类已有几千年历史,由于其病情非常复杂,涉及范围较广,所以诊治难度较大,临床中极易误诊、漏诊。此类疾病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影响关节、肌肉,还会对五脏六腑造成严重危害。加之其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尽早发现、合理治疗尤为重要。

   中医药对于风湿病的治疗历史悠久,《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痹论》,对风湿病就已有了完整的理论认识。了解一些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知识,对更好地认知疾病及患者康复颇有裨益。

 
  类风湿关节炎要“祛邪”“扶正”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如果不经过正规治疗,最终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其最常侵袭的关节包括手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足关节。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2%~0.36%,其中女性患病率为男性的2倍~3倍。
 
 
 
  中医将该病称为“尪痹”“顽痹”。所谓痹,是由于风寒湿热邪害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因此,“祛邪”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基本治法,同时还要“扶正”,扶正也是要达到更好地“祛邪”的目的。依据中医理论,类风湿关节炎常可分为风湿痹阻、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痰瘀痹阻、气血两虚、肝肾不足六大证型。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病理环节,贯穿疾病始终。因此,瘀血阻络证常可兼见于上述六种证型。其实,痹的演变是有规律的。通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湿热瘀阻”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病机关键,所以,中医治疗应以清热除湿活血为大法。清热除湿活血法在控制风湿病情活动、改善关节局部症状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此外,中医外治法对于该病来说是一大特色,例如采用中药泡洗、熏蒸、冷热湿敷等结合内服中药。中药外治法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辅助治疗,与内服药物结合可以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缓解病情。
 
  湿热型和寒湿型痹病药浴治疗用药不同
 
  湿热型:常见于疾病早期和活动期,以关节发红、发热、肿胀、疼痛或体温升高、舌红苔黄腻为特征,治疗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为原则,可选用苍术、黄柏、忍冬藤、苦参、青风藤、透骨草、土茯苓、茵陈、芒硝、生石膏等。
 
  寒湿型:常见于疾病的缓解期和中晚期,这时关节发凉、局部冷痛,患者怕冷、舌淡苔白,病情在阴天和下雨天加重。治疗以散寒温经、化湿通络为原则,可选用温经散寒的中药,如细辛、桂枝、麻黄、川芎、泽兰、青风藤、威灵仙、黄芪、蜀椒等。
 
 
  强直性脊柱炎与“肾虚”密切相关
 
  中医学中并没有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名,而是将此类疾病称为“脊强”“大偻”。
 
  该病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可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关节以及眼、心脏主动脉瓣等多个器官。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男性发病率明显多于女性。该病早期仅有腰骶疼痛,或有外周关节(如膝关节)的肿痛,或有眼睛发生虹膜睫状体炎,往往不被重视而误诊。随着病情发展,该病会发生脊柱强直畸形,最终失去正常的体态,导致驼背。强直性脊柱炎由于脊柱僵直以及髋关节僵直,不仅使患者忍受疼痛,还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往往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导致经脉不畅、气血受阻。该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脊柱、腰尻,两者皆属肾与督脉。正所谓“腰为肾之府”“尻耳俱属于肾”,这就决定了肾虚是该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肾为先天之本,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育元阳,藏经主骨生髓,肾旺则骨有所养而坚固有力,肾亏则骨失充养。至虚之处,必为邪气所阻,不得宣行。可见,此病是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为标,血瘀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针对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分型论治,方能取得较好疗效。一般来讲,补肾活血、清热活血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