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膝关节只有15年的最好状态
15岁以前:
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
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岁~40岁:
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
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岁~50岁:
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60%的体重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0岁以上:
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据专家介绍膝盖负重倍数如下:
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
4.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4倍。
5.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6倍。
6.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8倍。
例如: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00kg的重量。(50*4倍)
膝关节疼痛患者如何保养?
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
一旦身体超重,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居住的环境要避免阴冷、潮湿
室内应保持干燥、温暖,床不要摆放在通风口处。
注意保暖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双脚和膝关节以下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这些部位表面的脂肪层薄,保暖能力差,对寒冷非常敏感。因此,耐寒能力差的老年人,在冬季应特别注意脚部、腿部和膝部的保暖。平时可以穿上棉制的护膝或护腿。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软骨弹性,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同时也要劳逸结合,避免活动过多、过量而损害关节。爬楼梯不适合膝关节有损伤的患者,因为爬楼梯时身体主要负重的部位是下肢,膝关节在这个时候受力很大,而且在攀爬过程中,腿部要不停地抬起放下,这种情况下,膝关节受力是站立时的3-4倍,磨损更大。
爬楼梯
爬楼梯时,最好一步一个台阶,并且借助扶手,减小对膝部的损伤。有膝关节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打太极拳,因为打太极拳时,身体在整个过程都处于半蹲姿势,再加上一些扭转动作,使膝关节负重过大,增加膝关节处的关节摩擦和挤压,会加速软骨的蜕变。
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车、水中行走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散步
如果膝关节平时没有不适,可以到公园缓步慢行,腿要轻抬轻放。每天坚持散步20~30分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功能。
慢跑
这种方式的强度较散步要大,锻炼时注意,小步跑,轻跑,切勿动作幅度过大、用力过猛。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不适,应立即停止,休息一段时间再尝试。
骑车
骑车能锻炼腿部肌肉,锻炼关节的耐力,有助于减轻关节症状,而且由于脚踏板的杠杆原理,骑车不仅能锻炼膝关节,还不会对膝关节造成负担。
水中行走
练习水中行走,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减轻下肢负重,减少对膝关节的负担。
在饮食方面
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坚持每天晚上泡脚
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水要没过脚踝),将脚擦干后再在两只脚的脚掌心部位各摩擦60次。长期坚持脚浴对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