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报道说骨科医生认为,爬楼梯或爬山是“最笨的运动”,因为这两项运动,都会对膝关节造成严重损害,造成上下楼梯的疼痛,甚至不可逆的损伤,真相到底如何呢?
骨科医生『有电梯绝不用楼梯』是真的吗?
1、上下楼梯磨损关节,当然走路的时候也在磨损
骨科专家介绍,他自己就很少登山,因为伤膝盖;从解剖学角度来分析,膝关节的周围肌肉薄弱,上下骨骼形成的杠杆长,承受了人体86%的重量,所以膝关节在运动中最易受伤。
有一个数据:走路时髋关节、膝盖等承受重量约是体重的1.6倍,快走是3.6倍,跑步则是5倍;以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为例,平路行走时两边膝盖各承重60公斤,但爬楼梯或爬山时膝盖负重竟变成高达240公斤。
上山时膝关节负重等于自身体重,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
2、爬楼增加软骨负担软骨一旦受损,几乎无再生能力
虽然痛在关节,病根却出在软骨上,软骨是一种浓密的胶状物质,它不仅强壮,而且比骨头有弹性;正常的膝关节有一层薄薄的软骨,它们就像骨头与骨头间的“润滑剂”,如果没有它的保护,走路时就会骨头磨骨头,由于骨膜上的神经和血管丰富,因而会感到非常痛。
令人遗憾的是,关节软骨一旦受损,几乎没有再生能力,它没有血管,主要靠周围关节液提供养分;而且,正常情况下,软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老化,30岁后,关节软骨的延伸能力、恢复原状的能力开始减弱,再加上关节液减少,关节软骨变得干燥,因此人到了一定年龄,关节软骨就容易发生损伤、磨损,引发退行性关节炎。
在我们爬山、爬楼梯的过程中,软骨承受的压力增加,每上一级楼梯我们膝关节软骨面将承受超过体重4倍的压力,跑步时就更大了。
另外,爬楼梯或爬山时膝盖除了承重增加,还要前后移动、侧向扭转,尤其膝关节前端的髌骨部位承受压力最大,对半月板等关节软组织也会造成磨损。
如何才能『聪明地』爬山、爬楼梯?
爬楼梯对膝盖没好处,但是它对心肺功能的训练很有好处,哪些人可以爬楼梯?如何正确进行爬楼梯锻炼呢?
温馨小贴士:
爬楼梯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其所消耗能量是以4公里每小时步行的3倍。因此,持续爬楼梯超过30~40分钟(基本等同于爬山)会是非常好的心肺耐力运动,对提高心肺功能非常有好处。
1、看体重、姿势也重要当然,还要热身
体重会增加膝关节负担,所以很多膝关节有问题,同时体重偏重的人,医生肯定会建议他减肥;对于对于年纪较轻、体重较轻的朋友,膝关节稳定性相对比较好的人,可以选择这个方法,同时注意这几点:
1、运动前热身,原地小跑5~10分钟或者做一下伸展,增加关节灵活度,防止运动受伤。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心急,速度和时间都要根据个人体力。
另外,日常走路是,侧着身子,扶着扶手比较好;脚尖先着地,使足弓受一部分的力,可以加大缓冲距离,对膝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爬山时姿势也有讲究手杖、减重、热身
1、姿势:上山重心前移,下山重心向后并稍降低。
2、减少负重:原理同上。通常情况下负重不超过参与者自身体重的1/4比较好。
3、热身、热身、热身:让关节、肌肉、韧带以较轻的活动量进行预热,克服肌肉组织的粘滞性,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
如本用疗品于条治下可件中指明的微生物的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 下呼吸系统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 中耳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 窦炎: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 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克雷白杆菌引起。 5. 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或肠杆菌引起。 尽管本品对以上
健客价: ¥22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微生物的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1.下呼吸道感染: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2.中耳炎: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3.鼻窦炎:由产生β-内酰胺酶的嗜血杆菌或摩拉克菌引起。 4.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由β-内酰胺酶产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克雷白杆菌引起。 5.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或肠杆菌引起。 尽管本品对以上
健客价: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