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人们总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可是如果发生了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了,跌倒一旦引起了骨折,跌倒了就未必能爬起来了。
有研究表明,在国外6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跌倒事件约30%左右。中国人跌倒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发生率从60岁的14.5%增加到85岁以上人群的28.6%左右。预计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跌倒人数会进一步增加。有研究表明,跌倒在骨质疏松人群中的发生率高于非骨质疏松人群,因此,老年人的跌倒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要可怕得多。
跌倒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发生骨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髋部骨折是由跌倒引起的,而在老年人群中3%到12%的跌倒会导致骨折,经常发生跌倒的老年人有14%的人会发生髋部骨折,可见跌倒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减少跌倒就能减少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
跌倒的发生与很多因素相关,综合起来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外部原因,一个是自身原因。外部原因最重要的是周围环境因素,包括地面是不是湿滑;是不是不平,容易绊倒;照明光线是不是充足,周围环境是不是陌生等原因。患者自身的原因包括视力是不是良好;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是不是良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患者的肌肉无力。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组织数量逐渐减少,肌肉组织被脂肪组织替代,而且肌细胞的体积也较年轻人缩小。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肌肉无力,抗跌倒的能力下降,在日常活动中较年轻时容易跌倒。这种变化临床上称为肌少症。其它损害肌肉的因素还包括营养不良、动脉硬化、免疫对肌肉的直接攻击和药物等诸多因素。
由以上的内容可以知道,跌倒的发生不仅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也是随着年龄增加出现的一种机体机能下降的表现,有其病理基础,有众多的危险因素,从这个角度上说跌倒也是一种病。
那么,跌倒可以预防吗?答案是肯定的。跌倒是可以预防和减少的,比如改善环境,让老年人生活的区域减少导致跌倒的障碍物,增加照明,增加扶手装置,增加地面的防滑措施等。老年人平时加强锻炼,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也有助于减少肌肉的退变。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减少动脉的硬化,改善肌肉的供血,改善营养,适当增加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改善肌肉功能,避免过度控制血压和血糖,减少跌倒风险,改善视力等都有助于减少跌倒的发生,从而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