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骨骼也变得较为脆弱,特别是原本患有骨质疏松症状的老年人和一部分中年妇女来说,骨骼健康问题成为冬季“心头病”,天寒地冻,尤为担心的骨折问题随时可能出现。那冬季该怎样保护好骨骼呢?有哪些方式可以是“亡羊补牢”来应对几乎无法挽救的骨质疏松问题呢?关于骨骼健康有哪些方面须是特别注意的呢?
不同年龄段的骨骼健康问题“备战”
1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阶段就要开始储备“骨本”。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注意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及乳制品、豆制品等。坚持锻炼,多做“日光浴”,不吸烟、不酗酒,少喝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尽可能在年轻时就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为今后一生储备最充足的骨量。
2中年期妇女
中年期妇女特别注意防备“骨流失”。中年以后,尤其是妇女绝经后,这时人体骨量丢失速度加快,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长期预防性地补充钙和维生素D,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体力活动,尤其是负重锻炼、合理的膳食营养、不吸烟、少饮酒。
3老人
老年人须持续打防“骨折”战。步入老年后,坚持适当运动,加强防摔措施,避免跌倒,如改善视力、老年体弱患者使用助步器。老年人仍应积极补充钙和维生素D,在有足够日照的室外多参与运动,有利于维生素D在体内合成。如已发现骨密度低下或已患有骨质疏松症,可适当配合药物治疗,阻止骨量丢失并降低骨折风险。已发生骨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不容迟疑,因为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此时除对骨折的及时处理外,合理的康复治疗和骨折后预防再次骨折的治疗尤其不可忽视。
打好骨骼健康保卫战的胜利策略
1以攻为守,宜动不易静
患者可以选择主动“出击”,进行长期循序渐进的运动,这样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运动还能促进骨细胞的活性。
2居安思危,宜早不宜迟
骨质疏松症不是自然的生理老化表现,而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5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最好一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了解骨骼状况,及时发现骨量减少的情况,从而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3多管齐下,宜中不宜寡
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一味补钙并不能帮助骨骼形成,有效的氨糖治疗结合中医疗法才是防治关键。氨糖经人体吸收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患者病变关节破损的关节软骨及滑膜部位,修复破损,使之恢复弹性及抗压性等正常的运动生理机能。中医采用中药疗法来调节骨代谢,常见的有骨碎补、杜仲。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杜仲是我国名贵的滋补药材。坚筋骨,治腰膝酸软,足膝痿弱,骨关节疾病有着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