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清晨起身时脚一着地,脚后跟总会有剧痛难忍的情况发生,虽然过一段时间后,疼痛会自己好转,但工作或运动后疼痛感又会反复出现。
这种疼痛大多发作于脚后跟内侧,虽不致于影响行走,但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而言仍是一个困扰。其实这是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疼痛是足底筋膜炎最主要症状,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负重,会处在较为缩短的状态。想象一下,足背是一张弓,足底筋膜就是这张弓的弓弦。因而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张,所以会引起疼痛。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又会缓解。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最常见的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
足底筋膜炎的“真身”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软组织的老化退变。筋膜炎是由于长期反复地、过度地牵拉和使用,造成足底肌肉筋膜附着处产生无菌性的炎症而导致的,其实质是足底软组织的老化退变。
疼痛发生的部位不仅仅在足跟。2013年的一项研究,对多名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发现足底出现退行性改变的部位很分散,不仅仅局限在足跟周围。
与相似病症如何区分?
足底筋膜炎和跟腱炎一样吗?
跟腱炎通常发生在小腿肌肉经常紧绷的人身上。当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紧绷时,跟腱上就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这会诱发跟腱炎,此外体育运动中经常过度奔跑和使用爆发式动作也会导致跟腱炎的发生。
足底筋膜炎的发生可能是由跑者的体重过大,足弓塌陷,脚踝稳定性差,鞋子太硬,运动量太大、频率过高或时间过长,以及不适应新的运动动作引起的。
足底筋膜炎和骨刺有什么区别?
当跟骨出现骨刺时,也会表现出疼痛的症状,但是疼痛发生在足跟与地面接触时;而足底筋膜炎疼痛往往发生在足部蹬离地面时。出现骨刺时疼痛在晚上睡觉前最严重,而足底筋膜炎患者疼痛在清晨起床前最严重。
此外,超重人群最易出现跟骨骨刺,而足部力学结构的改变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预防跟骨骨刺最重要的是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对症保守治疗;而对足底筋膜炎多采用物理治疗。
缓解足底筋膜炎的四种练习
足底筋膜炎患者除适当休息外,应进行适量的伸展运动,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套动作练习,没有足底筋膜炎的人练习锻炼也有预防作用哦,一起练起来,赶走足底筋膜炎吧!
第一节:伸展小腿肌肉
小腿拉伸有助于改善足底筋膜炎
小腿肌肉是造成脚跟疼痛的主因之一,小腿肌肉耐力升高可增强跖腱膜的张力。
动作解析:
站在距离墙边一步的地方,双手扶墙,将要伸展的腿向后延伸,保持脚后跟贴地,前脚膝盖弯曲,保持15-20秒的伸展,两只脚各重复4次。
第二节:网球运动
网球运动可伸展足弓,舒缓疼痛
这个练习可让足底筋膜(下足韧带)更为灵活,通常足底筋膜会在入睡后紧绷,并在夜间缩短,因此清晨时疼痛感最强烈。
动作解析:
使用一颗网球或高尔夫球,以足弓踩球并来回滚动,每次可练习4-5分钟。
第三节:毛巾伸展
利用毛巾伸展足底筋膜
动作解析:
将一条毛巾(或使用阻力弹性带)放在足弓处,双手持毛巾两端,往胸口方向拉紧,练习时保持膝盖伸直,每次进行15-20秒,每只脚练习4次。
第四节:跟腱拉伸
跟腱伸展时,后脚跟1/3应悬空
动作解析:
跟腱(阿基利斯腱)的紧缩也会造成足跟疼痛,站在一个台阶或楼梯上,后脚三分之一悬空,慢慢下压,直到感觉跟腱与小腿有伸展的紧绷感,维持20秒后回到水平姿势,重复练习4次。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1.充分休息,限制步行,跑步等活动,但不是不活动,要适量,以不引起疼痛为佳,如是体重过重的应减重,选择舒适柔软的鞋子。有一个误区,有的人得了足底筋膜炎后,特意选择鞋底较薄的鞋子,然后在铺有鹅卵石的地面上反复走,美其名曰足底按摩,岂不知这样会使足底筋膜压力不匀,使足底筋膜炎症进一步加重。
2.物理治疗,使用超声波,低频电,短波,冰敷等。如果所有保守治疗都无效,又不想手术的的话,可以试试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一般每周一次,5-6次/疗程。
3.运动疗法,牵拉,在做足底筋膜,跟腱及小腿肌肉牵拉前可先做热敷或热水泡脚,然后牵拉,每次牵拉时间30秒-60秒,7-10次。
4.鞋垫:可到康复医院做足底扫描后,根据足底压力分布特做鞋垫。这种定制鞋垫可在下肢负重时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进而减少反复牵拉对足底筋膜的伤害。
5.支具:夜里可戴踝背屈支具,使足底筋膜夜间不处于短缩状态。减轻晨起疼痛症状。
6.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