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症状 > 悄无声息的腰背痛——聊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

悄无声息的腰背痛——聊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

2018-08-01 来源:大医小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大大的降低了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抱一抱小孩、搬弄下花草就会腰背痛,去医院拍片,发现有骨折,之后整天只能卧床,严重的还要影响翻身、睡眠、大小便,久而久之,人便困乏、无力,骨质疏松加重,更不能起床。

 当下,我国老年人人口逐渐增多,社会快速步入老龄化,已经成为了共识,根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最新修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2.1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5%),65岁以上有将近1.4亿人口(大约占到总人口的10.1%)。和老年人口数字增长同步的是,老年人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骨质疏松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老年人的又一高发病,早期的流行病学提示,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患者较男性要多得多。

 
骨质疏松症的骨折,我们称之为低能量骨折,或者叫脆性骨折,顾名思义,就是轻轻的一点外伤就能引起的骨折。而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脊椎骨压缩性骨折,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可达到15%,80岁以上则是36.6%,也就是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到了八十岁,每三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有压缩性骨折,多么高的发病率!
 
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大大的降低了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抱一抱小孩、搬弄下花草就会腰背痛,去医院拍片,发现有骨折,之后整天只能卧床,严重的还要影响翻身、睡眠、大小便,久而久之,人便困乏、无力,骨质疏松加重,更不能起床。有些患者虽然能够下床活动,但见整个人的背部慢慢的驼起,卧床时不能完全躺平,站起来后脖子、视线越来越低,最后只能看着地面行走,抬不起头,对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此外,长期的卧床还会造成褥疮、肺炎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问题,给老年人带来致命的威胁。因此,如果碰到骨质疏松性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尽早、尽快采取积极的治疗,让老人减少疼痛、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老年人长期卧床,成为了首要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骨折的病人需要卧床2~3月。但是对老年人而言,这个时间太过漫长,最好是在骨折发生疼痛后的2~4周就能下床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尽早下床呢?卧床可以,吃止痛片可以,用降钙素也是一种方法。卧床的原理是通过减少腰背部的负重减轻疼痛,虽然我们反反复复提到,老年人应当避免长期卧床,但是在骨折的早期,卧床还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卧床时,很多人翻身会感到明显疼痛,这时可以适当服用点止痛药物。降钙素是一种抗骨吸收的药物,常用的有鲑鱼降钙素,皮下或肌肉注射,一周两到三次,对骨质疏松性的压缩性骨折或者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