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颈椎病 > “高血压”久治不愈,最后检查竟然是颈椎病

“高血压”久治不愈,最后检查竟然是颈椎病

2018-03-02 来源:脊柱微创神经外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这类病人常伴有颈部疼痛、发紧、上肢麻木等颈椎病症状。一般按高血压治疗多不见效,而当颈椎病症状被控制后,血压即随之下降。这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

 似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当肩颈不适的时候,才会想到是颈椎病,其实颈椎病的表现可不只肩颈不适,还可能在全身其他地方。

#更多精彩脊柱神经资讯,请回复数字0#
 
据神经外科医生介绍,颈椎病不单单表现为脖子僵硬、肩膀疼痛,还可能有四肢麻木、视力减退、头晕头痛、胸闷心慌等其他症状,以至于很多颈椎病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列如高血压、胃炎、视力下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症状。
 
有的人患“高血压”久治不愈,最后检查竟然是颈椎病
 
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压增高为常见。这类病人常伴有颈部疼痛、发紧、上肢麻木等颈椎病症状。一般按高血压治疗多不见效,而当颈椎病症状被控制后,血压即随之下降。这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
 
有些颈椎病患者首先表现为视力障碍
 
如视力下降、间歇性视力模糊、一眼或双眼胀痛、怕光、流波、瞳孔不等大,甚至视野缩小、视力脱减等。
 
他们的特点是眼部症状与颈部姿势有明显的关系,有些同时伴有颈椎病症状。不少患者感觉到当头颈部长时间处于某种特殊不良姿势时,会出现视力障碍。
 
有些颈椎病会使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
 
大脑皮质和丘脑会反射性地引起胃肠交感神经功能的兴奋,从而导致胃、十二指肠的逆蠕动,促使胆汁返流而损伤、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以下是颈椎病经常会误判的病症以及临床特点。

颈心综合征
 
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心电图改变称为颈心综合征。由于颈椎病和冠心病同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产生原因是颈椎病可引起C7~Tl的胸前神经内侧支和胸前神经外侧支受压,而引起假性心绞痛;或引起的前斜角肌痉挛,压迫臂丛神经,或斜方肌痉挛压迫脊神经后支时,可造成左侧肋间肌痉挛性疼痛,产生假性心绞痛。
 
颈椎病压迫神经根可直接引起左侧胸大肌痉挛,造成假性心绞痛。颈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刺激冲动向下扩散,通过心下和心中交感支,产生内脏感觉反射,引起心绞痛。
 
临床特点①心前区为针刺样痛或胀痛,持续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有时可长达数小时。②硝酸盐类制剂不能终止颈源性假性心绞痛,心脏负荷试验心电图无明显改变,抗心律失常药亦难控制颈源性心律失常。③颈椎X线照片均有明显病理改变。④按颈椎病治疗后,随颈椎病的好转,心脏异常表现可获改善。
 
临床上遇到病因不甚明确的心律失常病人,伴有头晕、出汗,颈肩疼痛、酸麻等,或因头颈部转动易诱发,经正规抗心律失常效果不佳者,应想到颈椎病的可能,及时予X线摄片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
 
颈性高血压
 
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以血压增高者较常见,称为颈性高血压。其发生可能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调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的功能紊乱有关。
 
临床特点①有颈椎病典型症状和体征,血压增高超过正常标准。②常同时伴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或颈心综合征。③颈椎病病程一般在l年以上。④降压药通常无效,治疗颈椎病后,血压常随之降至正常。
 
颈性晕厥
 
颈椎病可发生突然晕厥,称为颈性晕厥,易误诊为脑动脉硬化或小脑疾患等。晕厥原因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临床特点①常有典型颈椎病史。②多在行走中突然扭头时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在地,倒后由于颈部位置改变,可很快清醒过来,无后遗症。③常伴有反复发作的眩晕,其发生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④可有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拍颈椎照片可见肥大性颈椎病征象,椎动脉造影、TCD检查可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情况。
 
颈性吞咽困难
 
颈椎病引起的吞咽困难又称颈性吞咽困难。其机理:①食管后壁受颈椎前缘骨赘直接压迫而引起狭窄痉挛。②颈椎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③骨刺形成过长引起食管周围软组织刺激反应。④骨刺位于相当于食管开口处水平,极易妨碍食管运动,即使骨刺也亦易产生症状。
 
临床特点①主要表现吞咽困难和食管异物感。②吞咽困难时轻时重、非进行性,常伴有程度不同的颈肩疼痛、上肢麻木等其他表现。
 
③少数患者有吞咽疼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④颈椎侧位片可见明显向前突出的骨赘等改变,食管钡餐检查可观察到狭窄部位,CT可清楚显示颈椎前缘增生情况及食管受压程度。⑤激素、抗炎药(如消炎痛)等治疗后可缓解,但易复发。
 
颈源性头痛
 
由颈枕部或(及)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的一组综合征称为颈源性头痛。病理机制:①从颈枕部穿刺出的C1、C2及C3神经后支及其分支分布于相应同侧头部。②颈部的C1、C2及C3神经及其分支与某些支配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发生联系或汇聚。头痛起于颈枕部或(及)肩部单个或多个组织结构的异常,造成局部神经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
 
临床特点颈源性头痛患者往往伴有颈枕部或(及)肩部症状,治疗颈椎病后,头痛可以缓解或消失。在诊治时大多简单地处理头痛,却忽略了颈枕部或(及)肩部症状,以致头痛缠绵。
 
颈性视力障碍
 
颈椎病可引起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甚至视野缩小、视力锐减,少数患者还可引起失明,称为颈性视力障碍。其原因可能与颈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继发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临床特点①眼部症状和颈椎病同时发生或相继出现,两者病情变化关系密切。②早期呈间歇性视力模糊,单眼或双眼胀痛,继之出现眼部其他症状。③眼科检查找不出原因,按眼科治疗无效,按颈椎病治疗后,随颈椎病的缓解视力可有显着改善。
 
脊髓型颈椎病(CSM)
 
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极不典型,易造成临床误诊误治。以往认为此病少见,近年来由于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现此病并不少见,发病率占颈椎病总发病率的5%.CSM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可表现为单肢震颤,抽搐,某一手指或手掌烧灼感,怕凉,晨僵,下肢无力,单耳重听,双耳疼痛,大小便不尽感等。查体及询问病史不够仔细,对所搜集的临床资料缺乏综合分析。对辅助检查结果不能认真分析,有些致病因素在颈椎X线片上常不能显影,不能仅根据X线平片隐性排除诊断,应进一步做脊髓造影、CT或MRI检查。
 
医生提醒,颈椎病的诊断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医生需要详尽、细致地询问病史,在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基础上,还需经过慎重分析、鉴别之后才能得出结论。遇到上述几类症状的患者,如果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不佳,应该及时找有经验的医生看看,检查颈椎是否有恙。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