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小儿骨科对于脊柱畸形矫形策略
摘要:近几年更是积极开展经脊柱后路360°截骨、复杂畸形顶椎切除脊柱有限短缩矫形、后路全椎弓根螺钉固定等当今脊柱矫形领域最高难技术,取得满意疗效,10年来无手术失误病例出现。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偏离正常轴线向一侧偏离和旋转。脊柱侧凸可分为16大类,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约占所有脊柱侧凸的80%。所谓特发性是指病因不明,人群中侧凸角度超过30°者约有3‰,如天津市1千万人口,侧凸角度达30°以上的特发性脊柱侧凸人口约3万例。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只有两种:支具治疗和手术治疗。严格讲,支具治疗仅对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有治疗作用,而且侧凸角度最好在45°以下,超过45°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应考虑手术治疗。此外,20°以下的特发性侧凸患儿如果仍处于生长发育期则仅需门诊定期复查,无需佩戴任何支具;侧凸角度介于25~45°之间者应行支具治疗,每半年复查一次,直至生长发育停止,女孩生长发育停止约在16岁,男孩18岁。此外,一些婴幼儿的复杂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或特发性侧凸,由于支具的顺应性差,可考虑定期石膏矫形,目的是维持躯干的稳定并促进胸廓发育,从天津医院小儿骨科近几年的临床实践来看,Metha石膏对于此类婴幼儿不失为一种无奈的有效方法。
7岁女孩,特发性侧凸,波士顿腋下支具治疗。
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有其严格的适应症选择。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如果侧凸角度超过45°则应考虑手术,但应综合评估方能决定,比如患儿年龄、脊柱是否失去平衡、骨盆有无倾斜、双肩是否等高、所需融合的范围、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等等,甚至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均应考虑。过去10年,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杨红军等脊柱侧凸治疗团队共手术治疗10-21岁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00余例,历经Harrington系统、Luque棒椎板下钢丝固定系统、C-D三维矫形系统,密切关注欧美发达国家的最新研究动态并与之互动交流,熟练掌握经胸、胸腹联合、腹膜后等前路手术技术,近几年更是积极开展经脊柱后路360°截骨、复杂畸形顶椎切除脊柱有限短缩矫形、后路全椎弓根螺钉固定等当今脊柱矫形领域最高难技术,取得满意疗效,10年来无手术失误病例出现。
13岁女孩,特发性侧凸,侧凸角度达80°,Lenke分型2A-,双胸弯,单一后路手术,选择性融合,最大限度保留腰椎活动度。
对于先天性脊柱畸形,包括侧凸、后凸、侧后凸等畸形,是指椎体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包括椎体分节不良(骨桥)和椎体形成不良(半椎体、楔形椎、蝴蝶椎)。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先天性脊柱侧凸均需治疗,应该具体病例具体分析,尚有些规律可循,如相同部位的骨桥比半椎体更易侧凸恶化,而一侧骨桥合并对侧半椎体则更会引起畸形进展,胸腰段畸形进展最快等规律。一般来说,处于腰骶段的半椎体应尽早切除,因其必然导致骨盆倾斜。而胸10以上的半椎体应观察,并非一定需要手术。一般来讲,如需手术,则首选后路,因为后路行半椎体切除创伤小以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已成常规。过去10年,天津医院小儿骨科杨红军等脊柱专业团队共手术治疗先天脊柱侧凸患者约90例,年龄11个月~18岁,其中,经后路
椎骨截骨、全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等高难手术42例,胸廓撑开术16例(合并肋骨畸形及胸廓塌陷),全麻下Metha石膏治疗婴幼儿复杂畸形6例(4例患儿仍处于治疗中),脊柱非融合技术(生长棒技术)10例。
14岁男孩,先天性脊柱侧凸,术前、术后及外观对比
在骨科,特发性和先天性脊柱畸形患儿约占全部住院患儿的85%左右,此外,神经纤维瘤病、马凡氏综合征、类马凡氏综合征、
脊髓空洞、
先心病开胸术后、脊膜膨出、脊髓纵裂、脊髓栓系、脊柱结核等类型亦非罕见,尤其今年脊柱结核大有回归之势!神经纤维瘤病、马凡氏综合征、类马凡氏综合征引起的脊柱侧凸进展较快,手术适应症应该放宽,作者曾经遇到一对母女共患类马凡氏综合征,其母亲在怀该女儿时侧凸再次明显加重。此类患儿除脊柱畸形外,还同时合并心脏大血管病变,外形特征为高而瘦、韧带过分松弛以及
近视等。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两条:全身散在咖啡斑,家族史,病理证实,骨科畸形(脊柱侧凸或胫骨假关节或指趾末端粗大)。
14岁女孩,类马凡氏综合征,术前术后对比,恢复双肩等高,矫形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