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2亿风湿病人仅5000医生 半数类风关患者未规范治疗

2亿风湿病人仅5000医生 半数类风关患者未规范治疗

2018-01-15 来源:盛义堂颈肩腰腿痛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中国风湿性疾病有2亿多人,其中类风湿在中国就有500多万,红斑狼疮有120多万,是一个很庞大的人群,然而,“中国有2亿多病人,但只有五千多个临床医生,差距很远。

  “风湿”是大众很熟悉的词,在很多人印象中,风湿就是刮风下雨变天的时候,身体产生不适的病。然而,在临床上风湿性疾病却并非如此,它包含一两百种病,其中包括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疾病。

  中国两亿风湿病患者,仅有五千临床医生

  12月16日,在上海的一场与风湿药物相关的会议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直言,“缺医少药是风湿界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

  曾小峰介绍,在中国风湿性疾病有2亿多人,其中类风湿在中国就有500多万,红斑狼疮有120多万,是一个很庞大的人群,然而,“中国有2亿多病人,但只有五千多个临床医生,差距很远。”

  风湿免疫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除了从业医生少以外,在医院中的科室设置对其发展也并无优势,即便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很多医院也没有风湿免疫科。

  “像上海瑞金医院风湿免疫科也是2015年12月才成立的,上海六院也是去年才开始成立独立的风湿科。”曾小峰说,目前我国大约仅有1000多家医院里有从事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医生,其中只有40%的医院拥有独立的风湿免疫科。

  由于没有专科设置,患者自身对疾病的知晓率比较低,很多患者得了病到了医院,也不知道去哪里看,这些风湿病人散落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如骨科、疼痛科、中医科等。

  而有些医院的科是跟其他的科合在一起,不属于独立的风湿科,而是叫肾内风湿、内分泌风湿、血液风湿、皮肤风湿,“如果患者有系统的问题,心血管、神经、呼吸都受影响,肾脏科是做不了的。”

  在曾小峰看来,风湿类患者只有在专业的科室,才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的正确治疗、规范化的治疗,病情才能得以缓解,把致残率降到最低。另外,由于风湿类疾病较难治愈,尽管近20年出现很多新的治疗药物,但依然很少,且费用昂贵,也增加了病人接受新药治疗的难度。

  类风关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不到半数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是风湿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类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的组织当作威胁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包括关节部位的疼痛肿胀或僵硬,手、足、肘,膝等关节均为易累积部位。患者的病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出现骨质损害,进而发展为关节变形,最终失去功能导致残疾,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曾小峰教授介绍,根据中国首个全国范围多中心、前瞻性类风湿关节炎直报(CREDIT)项目的调研结果,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患者群体庞大,疾病认知程度不够。在中国约有500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平均年龄段为52.9岁,女性患者占80.6%。但是普遍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

  第二,致残率高,类风关患者2年致残率达50%,3年致残率达70%。类风湿关节炎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第三,心血管疾病和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高,对于患者的长期预后和存活率可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患者的病程进展,应加以密切监测。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曾小峰教授指出:“在我国只有44%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到了比较规范的治疗。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医师队伍力量仍然比较薄弱,规范化诊疗服务水平还很有限。我国大约仅有1000多家医院里有从事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医生,其中只有40%的医院拥有独立的风湿免疫科。第二,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而且在当地医院也可能找不到相应的风湿专科,因此当患者出现手指、肘部等小关节疼痛和僵硬,往往选择去骨科进行治疗。第三,患者的依从性差。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的过程,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访,以便医生随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患者不可随意减药、换药。坚持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减少相关并发症风险。”

  红斑狼疮认知度低误诊率高,年轻女性占九成

  与类风湿关节炎一样,红斑狼疮同属于自身免疫类疾病,累及心、脑、肾等全身多个重要脏器,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目前,我国人群患病率为30-70/10万,全国约有91万患者,居全球第二位。而其中,以生育期的年轻女性最为高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10左右。

  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比如疾病发作期间出现疲劳、发烧和体重减轻,鼻梁和双颧颊部出现皮疹、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还有患者会出现光过敏表现或关节炎表现等。正是由于疾病表现多样化的特性,很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患者可能辗转多个科室得不到正确诊治,,继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中华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毅主任强调:“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呈发作-缓解-复发的交替过程,患者在发病一年内的死亡比例最高。但随着诊断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存期显著延长,诊断后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95%和92%。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早期接受规范化和个体化用药,病情是可以完全得到控制和缓解的。”

  改善缺医少药现状,力推风湿疾病规范化治疗

  曾小峰透露,目前风湿免疫学界已经在不断推进学科建设,提出要做“一市一科一中心”,就是要求在县级市,就是市级城市至少有一个风湿免疫专科。现在重心要下移,甚至要下到县里面去。

  与此同时,风湿学界还在推进全国的规范化诊治,力争让各级医院、各个地区治疗差距变成零。让大家都按照统一标准、按照指南来进行治疗。

  “目前,在不同医院、不同地区诊疗水平还是有差别,这就导致了病人为什么都到大医院看病,我们要做的规范化就是缩小差别,当然这个路还很远。”曾小峰如是说。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