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常见疾病,家族史、臀位产和肢体畸形等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已达成早诊断、早治疗的共识,可以很有效的预防髋关节畸形、肢体不等长和早期骨性关节炎等后遗症。
髋关节B超可以很好的观察髋关节的形态和功能,并且能够从软组织中区分出软骨,从而诊断髋关节有无脱位和半脱位不稳定的病理状态。相较于X线,B超具有无创和无射线的优点,因此更适合于早期先髋的筛选和治疗过程中的观察。
目前髋关节B超筛选在国外已非常普遍,其中德国已经将髋关节B超作为新生儿的常规筛选项目。近10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部分医院已经开始对新生儿进行髋关节彩超筛查,但筛查范围仍较窄,急需提高医生和患儿家长的认识。因为小儿股骨头骨化中心一般在3个月左右时开始出现,因此髋关节彩超筛查最佳的时间段是出生后3~6个月,文献报道其诊断准确率可达97.6%。6个月以后,骨化中心开始成熟增大,超声波的准确性开始下降,因此建议6个月以后改成X线进行筛查。当然,对于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儿,应越早筛查越好,一般建议产后2周开始。
髋关节超声发明者Graf将α角作为骨发育状况的参数,β作为软骨发育状况的参数,并根据所测得数据进行分级:Ⅰ级,α>60°,β<55°;Ⅱ级,43°<α<60°,55°<β<77°;Ⅲ级,α<43°,β>77°;Ⅳ级,α、β均无法测到。
临床上我们常采用α值作为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指标。α角>60°时,一般无需干预,也不需要再次复查彩超;50°<α<60°时,建议2周后再次复查,如数值仍小于60°时,可以使用宽厚的纸尿裤,平时尽量采取背式,分开双腿,避免紧紧并拢双腿,然后3个月和6个月时再次复查彩超;α<50°时,则建议采用Pavlik吊带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一般治疗后建议复查时间窗为9~12个月,每3个月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