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颈椎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痹症”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为:内有虚损,正气不足,同时寒湿侵犯,导致脊柱内外的阴阳失调,气血运行紊乱受阻。局部瘀血水湿内停,气机不畅,失于宣通而形成的滞证。
中药内治主要是针对腰椎颈椎病产生的病机,去解除滞证,消除局部以及整体的瘀肿、压迫,释放压力。可改善腰椎颈椎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根水肿的消失。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从而解除疼痛促进炎症吸收。同时要考虑强壮滋补,修复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系列环节的虚损退变根本。根据以上分析,内治腰椎颈椎病的几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温通、利水、活血、强壮4个主要方面。
温通: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的内因基础,就有虚寒而气血不和,正气不足于内,遇有风寒湿邪乘虚侵犯,则气血得寒而凝泣,运行不畅,痹阻不通。辛温药主要针对表里的风寒湿邪,使寒邪从表里得以温化宣散。寒邪得解而助气血通畅。按西医的理解,辛温药使患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病变部位血液供应。使新陈代谢旺盛,促进神经根部的水肿消失,同时也促进了肌肉功能恢复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所以祛寒是首要的根本。
活血、利水:
腰椎部气血阴阳失调,退行性变使津血不足,营卫交换不利,血行不畅则易生水饮。腰椎间盘突出受压的局部炎性水肿,就有水饮和瘀血的共同病机。饮瘀越重,局部压力越大,利水可以达到局部泄压的作用以通畅气血化生津液。压力释放了,疼痛也自然会减轻。
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经脉受损,气血阻滞而形成瘀滞。瘀血停滞,气失宣通,可导致水饮停滞,水饮内停,气机不畅,也可导致血行瘀阻,二者互相影响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互为因果。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软组织及神经根,因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及某些外因刺激,导致局部瘀血,神经根内循环的静脉充血而出现神经根及其周围的炎症、水肿瘀滞。行气活血散瘀可以促进水肿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细胞营养,促进炎性代谢物的排泄,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所以化瘀利水协同对治,是祛病邪同时改善腰突局部微循环的重要环节。所以利水也好,活血也好,总的方向都离不开促排泄、消瘀肿,解压。
扶正:
腰突患者骨质退行性变,髓核含水减少,软骨板变薄变脆,纤维环破裂,这都是虚损。一方面,整体虚损气血不足,筋骨肌肉疲劳失养,虚则易受外邪侵犯或外力损伤;另一方面,风寒湿邪或外力因素导致气血不畅,血脉不和痹阻,也加重局部营养供给不足,气血阴阳更加失衡,筋骨肌肉不养则功能退变或异常。所以在治疗腰突的过程中要重视正气的修复,祛邪同时修补筋骨损伤不足,真正达到标本兼治,防止腰突病变的反复出现。没有扶助正气、强壮修复的治疗往往是不彻底的治疗。中医学是我们华夏子孙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医学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满意的临床疗效。由于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优势,不仅药源广泛经济,许多中药具有可靠的止痛消炎抗粘连效果,治疗方便安全,有效率高,而且临床上中医药疗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内服药,又有外用药。目前,中医药疗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缺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