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其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其注意事项

2017-07-19 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公众论坛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OP是一种退行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其患病风险逐渐增加。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越来越多,高龄老年OP患者的防治已成为OP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严重后果是发生脆性骨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OP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类型。OP是一种退行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其患病风险逐渐增加。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越来越多,高龄老年OP患者的防治已成为OP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龄老年OP防治的基本内容

  高龄老年OP防治的内容至少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普查和健康教育,就是对高龄老人进行调查,并在调查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二是根据患者的调查结果,筛选出需要治疗的病例,并选择使用合适的药物;三是对患者进行定期回访,复查骨密度(BMD) 和骨转换标志物(BTMs),以观察疗效,择期调整治疗方案。

  普查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腰椎和股骨近端BMD,最好选择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因为DXA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诊断OP的金标准,必要时还需要胸椎、腰椎X线片,因为有些患者在发生胸腰椎骨折时,常无明显症状;二是BTMs和血生化等指标,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了解骨代谢和肾功能等状况,指导临床药物的选择;三是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如是否吸烟、喝酒,有无坚持运动、喝牛奶、晒太阳等)。如能留取患者的血液样本,低温(<-70℃)保存,则有助于开展遗传和基因方面的研究。对患者的调查资料应全部归档,并进行分类整理,以方便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在对患者进行普查后,不论患者有无OP,都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临床医师应十分重视OP的非药物治疗,因为非药物治疗是OP治疗的基础措施,不仅有效,而且无副作用、容易坚持。OP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足量钙、低盐、适量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膳食,少喝咖啡或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限酒戒烟,规律的运动,适量的光照,预防跌倒,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2合理选择抗OP药物

  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脆性骨折史、BMD、BTMs及其经济条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抗OP药物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对于骨量正常的高龄老人,仅需接受非药物治疗(包括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即可。对骨量减少的高龄老人,要根据其BTMs水平来决定治疗方案,如BTMs较低(提示骨质流失较慢),可暂不接受药物治疗,而对BTMs较高(提示骨质流失较快)者,应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抑制骨吸收药物。而对BTMs较低的女性OP患者,如果其经济条件允许,可选择使用促进骨形成药物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特立帕肽,Lilly France 公司生产),而对BTMs较高的OP患者,应选择使用抑制骨吸收药物。

  3正确认识和使用BTMs

  BTMs是骨组织在其代谢过程中的产物。有些学者认为BTMs的临床价值有限,其实通过检测BTMs,可以判断骨丢失速率、了解OP病情进展、指导临床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调整。人体的骨骼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之中,要了解其代谢水平,虽然可以通过骨活检,但骨活检毕竟是一种有创手术,而BTMs只需清晨抽适量静脉血即可检测,十分方便。当然,不同的BTMs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变化规律和临床价值是有差异的。

  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 、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和N端骨钙素(OC)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3种BTMs,其中OC是成骨细胞产生的一种分子量约为5~8 KD的骨特异蛋白,其作用是将钙结合到骨上,是一种骨形成标志物。P1NP和CTX都与I型胶原的代谢有关,其中前者是成骨细胞合成I型胶原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骨形成标志物,而后者是破骨细胞分解I型胶原后的产物,是一种骨吸收标志物。

  在临床上,常有一些医师认为,骨形成标志物(P1NP、OC)和骨吸收标志物(CTX)的变化趋势应该是相反的;在OP患者中,骨吸收标志物应该升高,而骨形成标志物应该下降。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骨的吸收和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偶联过程,骨吸收加快必然伴随着骨形成加快,药物在抑制了骨吸收的 同时也必定抑制了骨形成。当然,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程度常不一致,如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就导致骨质流失,OP加重,反之,如骨形成大于骨吸收,就使骨质流失减少,OP缓解。

  我们曾经研究了1509例高龄老人BMD和BTM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高龄老人中,骨吸收标志物(CTX)和骨形成标志物(P1NP、OC)之间呈中度正相关;高龄老年男性BMD与3个BTMs均呈负相关,女性BMD仅与OC呈负相关。说明在这3个BTMs 中,任何一个BTMs增高的含义都是相同的,即提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因此,对BTMs较高的(即高转换)的高龄骨量减少和OP患者应选择使用抑制骨吸收药物,而对BTMs较低的(即低转换)的高龄OP患者应选择使用促进骨形成药物。

  4定期调整OP的治疗方案

  在使用抗OP药物后,既要注意避免随意停用,又要注意避免在不定期检测BMD和BTMs的情况下长期使用。一个抗OP药物持续使用时间的长短,需要综合考虑BMD变化、BTMs的变化、以及药物说明书中推荐的疗程来确定。

  目前BMD检测多是测量股骨近端和腰椎1-4正位,一般以BMD升高3%作为药物治疗有效的标准。但是,在利用BMD判断抗OP疗效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腰椎1-4正位BMD的临床价值要低于股骨颈和股骨近端,这是因为由于腰椎间盘受损变窄、腰椎骨质增生等原因,腰椎BMD在高龄老人中有一个自然增加的过程;②BMD检测不能区分新生骨和陈旧骨,因此,在判断药物疗效时,常常还要看BTMs的变化情况。

  由于BMD的变化比较缓慢,而BTMs的变化比较敏感,所以观察BTMs的变化情况是了解药物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对BTMs的影响正好相反,前者可使BTMs下降,而后者可使BTMs升高。事实上,纠正异常(过高或过低)的骨代谢水平,对骨的健康十分重要,但是也不能长期使用抑制骨吸收药物或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免矫枉过正。

  由于BTMs对药物的影响比较敏感,因而并不是说,应用了抑制骨吸收药物或促进骨形成药物,BTMs降低或升高了,就可停药了。此时,需要参考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使用疗程,如唑来膦酸针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3年,而促进骨形成药物特立帕肽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24个月。停止使用特立帕肽后,应及时加用抑制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类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并促进新生骨骼的矿化。

  由于特立帕肽价格昂贵,且在国内许多地方未进医疗保险目录,故其长期使用的情况极为罕见。但是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在国内应用已十分普遍,长期使用者不在少数。事实上,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常常是无效的(BMD不再升高),甚至可能是有害的(BTMs持续低迷),这是由于其骨代谢被长期过度抑制所致,这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对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无效且BTMs较低的患者,应及时停用双膦酸盐类,必要时可加用促进骨形成药物。

  小 结

  综上所述,对高龄老年OP患者进行普查,建立档案,定期随访,并根据其BMD和BTMs的变化,来选择药物、确定疗程,十分重要。当然,在高龄老年OP患者的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如高龄老人常用BTMs的临床参考值范围是多少,骨代谢呈高转换、低转换的分界点又是多少,影响双膦酸盐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