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半月板,也叫盘状软骨,由于解剖变异导致半月板边缘肥厚,体部增宽增大,内部纤维杂乱排列,因其形似圆盘而得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及后天反复刺激有关,在亚洲人群更高发。
由于很多人不伴有临床症状所以其发病率难以准确估计,由于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并且缺乏血供,使之较正常半月板更易受到损伤,可发生于双侧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更高发,如不尽早行手术治疗,损伤的半月板磨损软骨,导致软骨损伤,软骨软化,继而导致膝关节退变。其术式的选择对改善症状及延缓膝关节退变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非手术治疗
盘状半月板损伤后可出现膝关节疼痛、交锁、活动受限等症状,一般结合辅助检查即可诊断,MRI诊断盘状半月板损伤特异性较高,已作为诊断盘状半月板损伤的金标准。但很多人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只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等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可先行非手术治疗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果症状持续出现,即需行手术治疗。一旦出现交锁、弹响等机械性的症状,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既往行关节囊切开术,但因其创伤较大,现已很少使用,关节镜已成为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盘状半月板较厚,可视空间较小,对于经验不足的医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关节镜下手术包括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切除术、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半月板缝合术及半月板移植术。但由于术前无法精确判断损伤类型及部位,常需要术中关节镜直视下确定术式。
半月板全切术:半月板全切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半月板大范围复杂裂,半月板组织退变严重或Wrisberg韧带型损伤,可通过关节切开或者关节镜行半月板全切除术,虽然早期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交锁等临床症状,但由于盘状半月板较厚,全切除后内外关节间隙差异较大,易造成继发性膝关节退变、膝关节外侧失稳、膝外翻等远期并发症。
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半月板次全切除术即只切除撕裂的中央部位,保留半月板边缘部位,适用于水平裂延伸半月板边缘或后角损伤累计腘肌腱裂孔处因成形后残留半月板组织过少而容易失去稳定性。Ahn等通过对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的儿童随访10年,发现该方法仍会导致膝关节退变。
半月板成形术:半月板成形术是近年来广为接受的方法,适用于边缘完整稳定,中央区损伤的患者,通过切除中央损伤的部分,尽可能保留距半月板距离周缘6~8mm,将保留部分修整为接近正常形态的半月板。
半月板缝合修补术:半月板缝合修补术于近些年兴起,分为开放式、内-外缝合法、外-内缝合法、全内缝合法。一般和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应用,被认为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盘状半月板损伤为不稳定型且关节退变不重的患者,年龄越小的患者,疗效越好。
半月板移植术:半月板移植术,分为同种异体移植、异种异体移植、自体组织移植。该术式适用于盘状半月板大部分切除或全切术后,禁用于膝关节软骨破坏较重、下肢力线明显异常,或膝关节炎症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