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给患者带来的影响很大,疼痛、活动乏力是骨质疏松常见的临床表现,它还可能造成身高变矮、驼背、骨折等现象。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分类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衰老的体现,一般人从30岁开始,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开始出现一系列的衰老,骨骼也不例外,建议从30岁开始预防骨质疏松。
女性更易骨质疏松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的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但大部分女性更年期后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并没有重视,约有75%患骨质疏松的绝经妇女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研究表明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是男性的6~10倍。
女性更易骨质疏松主要原因是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身体的一系列代谢使骨代谢失衡,导致骨质疏松。男性体力劳动、户外运动相对比女性更多,骨骼也从这些运动中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女性,更要关注自己的骨骼健康。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起初只是觉得全身骨骼不适,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就容易出现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下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久站、久坐时疼痛会加剧。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