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治疗 > 手术治疗 > 退变性脊柱侧弯IV:治疗

退变性脊柱侧弯IV:治疗

2017-06-2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首先需要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DS)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无症状的DS,一般不需要治疗或仅需随访观察。与AIS不同,DS的治疗一般不以矫正畸形为目的,常是针对局部疼痛和椎管狭窄的症状,恢复脊柱序列和稳定,仅少数引起失平衡的DS需要矫形恢复平衡。

  退变性脊柱侧弯IV:治疗

  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成人脊柱侧弯将更加普遍。本期小灶主题即为“退变性脊柱侧弯”,共分五集,分别为基础篇、测量篇、诊断篇、治疗篇、技术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十分适合刚入脊柱科室的住院医师及致力于脊柱方向的医学生学习,也希望与更多骨科同仁交流,本期为“治疗篇”。

  退变性脊柱侧弯IV:治疗篇

  首先需要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DS)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无症状的DS,一般不需要治疗或仅需随访观察。与AIS不同,DS的治疗一般不以矫正畸形为目的,常是针对局部疼痛和椎管狭窄的症状,恢复脊柱序列和稳定,仅少数引起失平衡的DS需要矫形恢复平衡。另外,DS一般发生于老年人,需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心肺功能、骨量和生活方式等,根据患者的症状。身体情况、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

  以缓解症状为主,在能够保证病人一定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简单、方便、小创伤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分析腰背痛或放射痛的来源。腰背痛、肌肉无力和轻度神经根性症状者可以保守治疗,一般均可减轻疼痛程度和改善生活质量、恢复功能,所以大多数DS可采取保守治疗。标准的治疗方案应包括短期的休息,口服消炎镇痛药物(主要为NSAIDs),并在少数情况下短期使用支具。

  根据疼痛来源可以局部注射或封闭,如硬膜外注射、神经根阻滞、关节突关节封闭等。有文献报道按摩和矫形治疗有效,但需在专业的物理治疗中心进行。躯干稳定性锻炼和低对抗性的有氧条件下可耐受的锻炼也有益,加强腹部和背部肌肉的运动疗法(如游泳)对疼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针对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也常常有效。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减轻神经源性疼痛,有助于缓解患者晚上的疼痛,加巴喷丁也有类似作用,这些药物对于老年人群有较大益处。

  2.手术治疗:

  由于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性很大,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意见。

  手术目的

  DS手术治疗的目的是①彻底减压,解除神经压迫,缓解患者症状;②重建脊柱稳定性,尽可能矫正后凸畸形,以恢复腰椎生理前凸,重建病变节段的稳定性,抑制侧弯进展,防止畸形加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矫正侧弯或改善外观次之。

  手术治疗的指征

  ①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腰背部疼痛;②顽固性神经根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③继发于冠状面和矢状面失衡的肌肉劳损;④进展性侧凸,侧凸进展每年超过10°,尤其是伴有顶椎旋转、椎体侧方移位超过3mm,大于50°的胸椎侧凸、大于40°的腰椎侧凸或短节段锐性侧凸;⑤继发于脊柱畸形的肺功能障碍及严重的脊柱畸形。

  术前评估

  老年风险评估;

  神经定位,明确疼痛来源及性质;

  影像资料评估:三个轴向畸形,侧弯的柔软性,腰椎稳定性,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相关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等;

  骨质疏松评估;

  内固定设计;

  如何纠正三个轴向畸形;

  减压范围、方式;

  融合范围、方式。

  术式选择

  DS患者年龄偏大,并且常合并有心血管病、糖尿病及肺功能下降等基础疾病,导致手术耐受力差;一些患者有骨质疏松,术中出血较多,因此手术风险性很高。为此,必须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和患者身体耐受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单纯椎管减压术、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截骨术,以及最新开展的微创手术等。

  Lenke-Silva分级将DS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6级:1级,单纯减压;2级,减压+局限性后路内固定融合;3级,减压+腰弯内固定融合;4级,减压+前后路内固定融合;5级,内固定融合延伸至胸椎;6级,截骨矫形。

  根据是否存在神经症状、腰痛、椎体前缘骨赘、滑移、侧凸(>30°)、腰椎后凸、整体失衡等因素,评估采取哪级手术治疗方式或保守治疗。前缘骨赘被看做是稳定因素,而其他几项因素存在越多,需要的手术级别越高,对僵硬的畸形失衡需行截骨手术。该分级可作为DS选择治疗方案的参考,但实际情况往往更为复杂。

  单纯椎管减压术:适应症:①单节段椎管狭窄,顶椎侧方移位<2mm,侧凸<20°,不伴侧方半脱位和矢状面显著畸形;②临床表现为中央型椎管狭窄、无神经根压迫;③单节段神经根压迫、且减压时能够保留关节突;④无明确的节段性不稳;⑤心肺功能差,合并有其他疾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及麻醉的老年患者。

  另外,对于椎体体积较大的男性患者,若椎体旁有明显骨赘增生,脊柱较为稳定者,一般可以容忍2个椎体节段以上的减压而不行融合术。如果患者伴有脊柱不稳或失平衡,单纯减压可能会加重畸形和不稳,并且使得此后的翻修手术因硬膜囊粘连而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单纯减压手术的手术指征应严格控制。这种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减压、侧弯矫形、融合、固定术:适应症:①脊柱侧弯>20°,伴有旋转及侧方移位超过3mm,并发节段性不稳定,腰背痛症状显著;②椎管狭窄严重、需要广泛减压者;③合并节段性不稳定;④多个神经根受累,需要多节段切除关节突者;⑤在过伸过屈位片和Bending位片上可见畸形有一定程度矫正者。

  由于DS腰背痛症状和神经根症状与矢状面平衡、腰椎前凸和旋转移位密切相关,故对有明显矢状面失平衡、腰椎前凸减少和旋转移位的患者,常需进行三维矫形。当后凸较大或者比较僵硬时,可考虑经椎弓根节段性脊椎截骨,以恢复矢状面正常的生理曲度。椎弓根螺钉系统可有效固定脊柱,矫正脊柱畸形,恢复椎间隙和椎间孔的高度,维持腰椎生理前凸,提高植骨融合率。术中最重要的是恢复矢状位平衡,同时尽可能纠正脊柱侧凸和旋转。

  融合术分为短节段融合和长节段融合:短节段融合是指局限于畸形范围内的融合,融合范围不超过端椎;长节段融合则是上端融合椎超过上端椎,下段融合椎一般终止于下端椎长节段融合术在术后Cobb角矫正率、冠状面平衡和侧方移位的改善方面均明显高于短节段组,而对腰椎前凸和矢状面平衡的矫正与短节段组相同。因此,短节段融合适用于Cobb角较小和脊柱平衡性好的患者,而长节段融合适用于Cobb角较大和畸形严重的患者。

  手术入路的选择

  DS术中常需进行椎管减压,因此后路手术为常用入路,必要时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

  单纯后路手术:单纯后路的矫形、融合可达到平衡、稳定脊柱的目的。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的出现,使得从后路进行360°融合成为可能,单纯后路手术可达到前后路联合手术相似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前后路联合手术的高并发症发生率。

  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侧凸较为僵硬,伴有严重的椎体旋转、移位和坚强的前方骨桥的患者,应考虑行前路松解、前后路联合重建脊柱平衡。前路手术具有以下优点:

  前路松解增加侧凸柔韧度,改善矫形效果;

  前方结构性植骨或椎间融合在重建生理性腰椎前凸的同时,能够撑开椎间隙,增加椎间孔横断面面积,缓解了神经卡压;

  若单纯椎管减压后出现医源性不稳,则需进一步行选择性主侧凸融合或不稳定节段融合,融合率(>95%)明显高于后外侧融合,这对于L5~S1节段融合的意义尤为明显;

  数个甚至所有的腰椎间盘的切除,去除了可能存在的椎间盘源性的致痛因素,能够缓解椎间盘源性疼痛。

  但是,前后路联合手术创伤大,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并发症也较多;经腹切口或胸腹联合切口,周围解剖复杂,术中需要处理节段血管,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

  融合节段的选择

  融合一般不终止于后柱结构不完整的椎体、侧凸或者后凸的椎体、滑脱移位或者旋转半脱位的椎体,也不能终止于椎间盘严重退变的节段。固定终止于一个不稳定的椎体无法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特别是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会导致该处的椎弓根螺钉应力过大,易于断裂、拔出,导致内固定失败、侧凸失代偿,出现侧凸的进行性发展。

  DS范围一般为L1-L5,通常伴有L3-L4旋转半脱位、L4-L5倾斜、L5-S1椎间盘退变。以上特点决定了对近段和远端融合椎的选择均具有复杂性。

  1)近端融合椎的选择:

  A.对近段融合椎的要求。

  上端融合椎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后柱无不稳,无任何方向的移位,无椎体旋转,无交界性后凸,非矢状面或冠状面畸形顶点,邻近节段应没有退变并且稳定,邻近节段应在冠状面、矢状面、轴状面均排列正常。通常是T10或T11。

  B.胸腰交界段的问题。

  多数退变性侧凸的畸形范围是L1-L5,若融合终止于胸腰交界段,则交界段的压力过大,可能会发生继发性近端交界段后凸,并且增加邻近节段退变、压缩性骨折和融合节段上端螺钉脱出的概率。

  2)远端融合椎的选择:

  由于退变性脊柱侧凸多存在L3-L4旋转半脱位和L4-L5的倾斜,通常无法像AIS那样将远端融合椎终止于L3或L4以保留运动节段,只能选择终止于L5、骶骨或髂骨。

  A.融合至L5:若L5-S1椎间盘不存在退变或退变不严重,且无明显畸形的情况下,可将远端融合节段终止于L5。融合至L5的好处是保护了L5-S1运动节段,避免了暴露至骶骨,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也避免了L5-S1假关节形成。但是,多数学者认为融合至L5将加速L5-S1的退变,并可进而造成矢状面失衡和症状加重。

  B.融合至S1:由于多数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伴有L5-S1的退变,因此大多数外科医师倾向于将融合阶段延伸至骶骨。融合至骶骨的指证包括:L5-S1的椎体滑脱,L5-S1阶段的狭窄症状,既往曾行L5-S1椎板减压,L4-L5或L5-S1明显的倾斜,显著的失状面失平衡伴L5-S1椎间盘的显著退变。

  C.L5-S1椎间融合和髂骨钉的使用:为避免出现L5-S1假关节形成,减少骶骨拔钉和应力性骨折概率很多学者提出需要对L5-S1融合技术改进,其中包括椎间融合和髂骨螺钉使用。L5-S1不仅增加了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恢复了前凸,增加了腰骶部融合的概率,而且增加了椎间隙的高度,缓解了神经压迫症状。

  仅凭简单的两枚骶骨螺钉,不利于骶髂结构的稳定。许都学着认为应该增加远端骶骨螺钉或使用髂骨螺钉。在长节段融合中,必须行L5-S1甚至L4-L5的椎间融合,使用双皮质S1椎弓根螺钉和髂骨钉。使用髂骨翼螺钉时,应将螺钉头部后侧髂骨壁之下,以减少突起。

  综上所述,DS手术较为复杂,且并发症多,术中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来源和畸形的特点,仔细评估冠状面,矢状面平衡和旋转畸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入路和融合节段,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后路截骨矫形术

  对于腰椎后凸或僵硬固定的畸形可采用后路截骨手术,包括Smith-Petersen截骨术、甚至全椎体切除。SPO和PO使用长阶段的弧形后凸伴轻中度矢状面平衡的患者,仅局部平背或后凸。另外可与PLIF或TLIF结合应用,恢复椎体间高度。

  增加植骨面积和融合率,还可同时矫正阶段性侧凸。PSO适用于明显的脊柱矢状面失衡、角状后凸、脊柱以融合难以行SPO或PO者,一处PSO在腰椎最多可矫正后凸35度,在胸椎最多可矫正后凸25度。截骨水平越低,矫正整体越有效,但远侧需固定至少2-3个节段。DS常在L2-L4水平截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