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假体,即非骨水泥型假体,于1984年起应用于临床,是应用最广泛的假体之一。其表面材料多以羟基磷灰石、钴铬合金等为主。工作原理是通过等离子喷射技术、高温烧结或电泳沉积等技术对假体基体表面进行处理,来改变假体表面的性状,以达到诱导骨-假体表面骨形成的目的。
生物型假体植入人体后,骨细胞可通过其表面微结构移行至孔隙内(350~550 μm为最佳),使骨质长入其中,继而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使假体-骨界面骨组织应力分布发生改变,提高假体与髓腔的结合强度,从而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2]。在临床上多用于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人群,主要适用于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但生物型假体的价格相对较高。
骨水泥,即具有骨骼特性、能行使骨骼功能的「水泥」,也被称作骨粘固剂。由于其部分物理性质及凝固后外观和性状与白水泥相似,故而得名。作为假体固定材料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此后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是国际倡导的三大药用新辅料之一。
骨水泥在本质上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与骨及假体的连接完全是机械而无粘合性的,对假体的固定作用通过容积充填和微观机械绞索而实现。它可以渗透进入松质骨中,通过形态匹配对二者进行连接,固定骨组织-骨水泥-假体界面,部分骨水泥还可作为药物载体,加入抗生素,降低翻修的危险。通常在临床上多用于患有骨质疏松、骨缺陷以及骨生长机能障碍等骨质条件较差的患者。
生物型假体VS骨水泥型假体
在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是最常用的两大类。许多学者认为骨水泥型假体的适应证更好、结构更稳固,但并发症较多且翻修困难。生物型假体并发症少,翻修较易但对骨质要求高,且有发生假体松动的可能性,故而骨水泥型假体适用于年纪较大且合并症严重的患者,生物型假体适用于较为年轻的中青年患者。
有研究对50名患者分别进行了生物型及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连续14年随访发现,骨水泥组与生物组不论在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亦或是患者平均满意度以及放射学检查结果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且两组的股骨组件生存率均为100%,胫骨组件骨水泥型生存率为100%,生物型为98%,均无骨质溶解现象出现。
另有国外学者在对120例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进行了5年随访后发现,两组假体植入后的5年生存率均为96%,且在临床疗效、假体功能和术后并发症方面亦均无显著性差异。
综合来看,作为关节置换术中最常用的两种固定材料,生物型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的效果并无差异,骨水泥技术在不断发展,未来将更好地服务临床;而生物型假体的出现,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