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对孩子的饭量都特别在意,尤其是担心孩子没有吃饱,所以吃饭的时候,总希望孩子吃多一点,再多一点。营养专家指出,这种方式对孩子最有害,且最容易导致小儿疳积。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
广东人平常所说的“生积”,中医称为“疳积”,是小儿常见病。导致小儿生积的原因很多,小儿脾胃消化功能未成熟健全、家长喂养不当、滥用抗生素等都是致病因,均会引起小儿消化不良,出现厌食,免疫力下降。因此,家长喂养必须注意,切勿采取填鸭式喂养,逼迫孩子进食。同时,要限制宝宝的零食。
小朋友的脾胃功能还不够强大,是中医所谓的“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如果你逼着孩子多吃了,或用好吃的东西引诱他多吃,超过了小孩本身脾胃功能所能承受的范围,脾胃功能就会受损。刚刚开始或许只是表现为口气重、大便不通、睡眠不好等症状,再后来就慢慢出现胃口变差,最后人就慢慢瘦下来了。这是一个进程,必须及早发现,及早纠正。
俗话说得好:“若要小儿安,常存三分饥与寒”。不要怕小孩子饿着了,他饿了肯定就想吃,在他想吃的时候只要控制不要过量就好。他不想吃,那就是他的脾胃在做自我休息和调整,这个时候就更不能逼他吃了。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说南方人长得比较水灵,其实意思就是个头不高。而个头不及北方人,这一方面和南方人的饮食息息相关。特别是广东人,因为气候原因和传统,都很喜欢煲凉茶。偶尔见到小孩眼角有眼屎,大便有点干或口气有点重,就说这是热气,喜欢煲点保健凉茶给宝宝喝。小孩的生理特点有“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如果长时间寒凉攻伐,阳气易于折损,阳气不足则运化无力,胃口又怎能好呢?
小孩上学了,面对着外面林林种种的零食难免会有着新鲜、好奇的感觉,而且口味也比较好,很容易在不自觉间就吃饱了,这样子回到家当然就不吃饭了。同样,对于滋补也应限制。小孩子易虚易实,也不能过于滋补。而且滋补之药多有滋腻碍脾之性,虽然现在大家都不差进补的钱,但在孩子进补这一方面还是省着点,免得吃力不讨好。其实,在小孩子个头方面,家长不要过分于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的作比较,这样子孩子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胃口当然也减退了。而其实,只要多带孩子运动,在饮食方面上均衡一点,少食多餐,种类丰富,小孩子的个头就自然像发芽一样起来了。
至于得了疳积的宝宝,妈妈也不用担心。其实疳积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脾胃消化不好,平时给宝宝吃点小儿消食片,也可以给宝宝喝点健儿清解液还有平时给宝宝做一些容易消化的东西也可以个宝宝喝酸奶促进吸收。最为主要的,就是要改变一下平常宝宝的饮食习惯,换一套方式,不要太过于在意宝宝的个头,万事也要循序渐进。推荐阅读:全国爱牙日孩子天天“嘴不停”易患蛀牙〉〉〉
健胃消食,去积驱虫。用于小儿疳积,消瘦烦躁,食欲不振,夜睡不宁,腹胀呕吐。
健客价: ¥15芳香化浊,健脾消积。用于感冒暑湿,湿浊困脾引起的呕恶吐泻、头晕肚痛、身热不适及食滞酒醉、舟车晕浪、小儿疳积等症。
健客价: ¥32消食健脾,清热导滞。用于小儿疳积、纳差、腹胀、腹痛、泻下。
健客价: ¥42利湿消积,驱虫助食,健脾益气。用于小儿疳积,暑热腹泻,纳呆自汗,烦躁失眠。
健客价: ¥20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健客价: ¥141具有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之功效。常用于肺结核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贫血,小儿疳积。
健客价: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