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英媒:收入增加致营养不良和过剩在中国共存

英媒:收入增加致营养不良和过剩在中国共存

2014-06-1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6月14日文章,原题:胖墩墩的小皇帝,为什么中国人营养不良的同时营养过剩2000多年前,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认为肥胖是因为吃太多“肥肉和精粮”。直到上一代,这种饮食对精英以外的人还是奢望。

  如今,中国1/4以上的成年人,即大约3.5亿人超重或肥胖。这至少是营养不良者的两倍多。随着收入增长和饮食多样化,中国人消费更多油腻食品和软饮料。时下饭菜中的油和肉含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两倍以上。

  不过,中国人并未因更富裕而摄入更多热量:过去10年来,中国人日均摄入热量有所减少,从2002年的2100卡降至现在的2000卡多一点点。快速城镇化意味着更多人离开田间地头,从事相对省力的制造业工作。

  在较富裕的沿海城市,儿童肥胖现象日趋严峻。一到暑假,父母们就将胖墩墩的“小皇帝”送进“处处开花”的减肥夏令营。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也“没起好作用”:尽管被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学校经常为其他课程取消体育课。

  中国城镇化最令人始料未及的后果,或许莫过于农村地区的肥胖发展速度甚至快于城市。城市周边的人尤其容易“长胖”:将农田卖给开发商后,许多不再务农的村民无所事事地闲坐,大吃肥胖食品。2012年公共卫生专家警告称,北京郊区农民的患糖尿病比例可能将很快超越首都市民。卫生部在同一年发布的报告表明,2005年至2010年,农村地区幼童长胖速度超过城市幼童。

  然而,农村的营养不良现象却并未消失。农村儿童体重不足和发育不良的比例仍然比城市儿童高出3至4倍。

  这意味着中国的农村地区既营养不良又营养过剩。后者似乎比前者好,但随着中国在2010年为治疗糖尿病支出250亿美元,约相当于全国医疗支出的13%,营养过剩仍是一种中国无力承担的“奢侈”

(实习编辑:刘榕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