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气温变化大,小儿免疫力差,冷暖失调,再加上春季细菌滋生,孩子很容易患上感冒。很多父母认为,感冒是小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吃点感冒药,发发汗就好了。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也许感冒算不上什么大病,甚至不用吃药就可以痊愈。
但这并不能成为父母掉以轻心的理由,如果孩子连续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就要立即去医院。感冒虽然是小病,但它却常常是引发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而且感冒的一些症状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麻疹、白喉、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初期症状极其相似,极易混淆。
感冒咳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常有的事,生病了,就要吃药,但要想让孩子顺利地吃下药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不妨配合食疗,同样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葱香米粥
原料:葱白15~20根,大米30~50克,香米醋5~10毫升。
做法:
①取连根葱白15~20根,洗净后,切成小段。
②把米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
③然后加入葱段,煮成稀粥。
④粥将熟时,加入香醋5~10毫升,稍搅即可。
功效:
发汗解毒,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等。
萝卜陈皮汤
原料:白萝卜250克,陈皮3克。
做法:
将萝卜切碎,与陈皮一同煎汤饮。
功效:
对干咳痰少者有效。
杏仁炖雪梨
原料:杏仁15克,雪梨1只,冰糖20克。
做法:
①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
②雪梨1只洗净去皮切片,与甜杏仁同放碗内。
③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服用。
功效:
润肺化燥止咳。
陈醋冰糖汁
原料:冰糖100克,陈醋450毫升。
做法:
冰糖100克捣碎置入容器中,再倒入陈醋450毫升,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5毫升。
功效:
可长期服用,止咳化痰。
蒜姜红糖水
原料:大蒜头15克,生姜15克,1碗纯净水,红糖适量。
做法:
大蒜头15克,生姜15克,切成片,加水1碗,煮至半碗时放入适量红糖,睡前1次服用。
功效:
大蒜杀菌,生姜发汗,可治疗感冒。
感冒是小病,但由感冒引起的并发症并非小事,父母千万大意不得,在防治感冒的过程中,你是否留意以下问题了呢?
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几种免疫球蛋白,另外,尚有一定量的对感冒病毒等有抑制作用的溶菌酶、乳铁蛋白、巨噬细胞等免疫因子。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比起非母乳喂养的孩子感冒的发生率低得多。
吃富含锌的食物有助于防治感冒
锌元素是不少病毒的“克星”。在感冒高发季节多吃些富含锌的食品有助于机体抵抗感冒病毒。
感冒后,不能吃葱
葱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及铁、钙、磷、镁等矿物质外,还含葱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抑制细菌、病毒的功效,吃生葱有预防及治疗感冒的作用。
感冒咳嗽应多喝白开水
这是因为充足的水分可帮助稀释痰液,便于咳出,最好是白开水。
茶属于刺激性食物,感冒后不宜服用
这种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常用茶水漱口,儿茶素能覆盖在突起的黏膜细胞上,杀死病毒,防止感染。
感冒也会累及到颈部
感冒在不少人眼里只是小毛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小毛病也可能出现大问题,尤其对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感冒可能引发一种名为寰枢炎的并发症,使孩子的脖子失去灵活性。
人体与颅骨相连的第一颈椎叫寰椎,第二颈椎叫枢椎,这两部分同周围韧带一起构成寰枢关节,掌控着头部转动的功能。这个关节紧靠咽部,患了感冒后,咽部特别是咽后壁的炎症就可能危及寰枢关节,使脖子不太稳定。如果此时孩子头颈部用力运动,则可能导致颈椎脱位。
由于该病“青睐”儿童,所以当孩子感冒后,家长不要忘记保护孩子的颈部,如睡觉勿用过高的枕头等,一旦发现孩子颈部活动受到限制,出现头无力或诉说颈痛等情况就应马上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