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菜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大葱。其实受寒的时候,大葱的用处也不小。中医认为,葱的不同部位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葱的全身一起用的话,通行全身之气;葱根和葱白,通行肌肤之气;而青色的部分和葱头的尖儿,则上行通头目之气。
书中还论述了葱不同使用方法的不同药效:
生吃有通畅身体外部气血的作用;泡热水喝能起到发汗散寒的作用;做熟了吃,则可以补益体内的脏腑中焦。中医散寒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是葱白。葱是用来通阳气的,在因伤寒而头痛的时候,喝葱白汤有很好的疗效。
孩子受寒时,如何使用葱白
葱白豆豉汤
配方:
一根葱的葱白,豆豉3克。
做法:
用一根大葱的葱白(最好带着葱须),将它切成小片,放入锅里,再倒入从药店买的淡豆豉,放入两杯水,盖上锅盖。大火熬开,小火熬五分钟即可。
叮嘱:
葱豉汤不是要全部喝下,看情况喝。如果微微出汗,就不必再喝了;如果没有出汗,还要继续喝。具体的用量,要根据不同的人来调整,没有单一的标准。
这个方子叫葱白豆豉汤,也叫葱豉汤,是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增补葛洪医书所写的《补缺肘后方》里面的方子,专门治疗“伤寒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在民间广泛流传,很多人都会用这个方子。把这个汤喝下去以后,身体会微微出汗,寒邪就会散去了。
孩子不想吃药,给他熏蒸鼻子
除了皮肤,鼻子也会非常灵敏地感觉到温度的变化。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所以孩子受寒后,护理鼻子特别关键。
当孩子感觉受凉的时候,用温热的东西把孩子的鼻子捂住,只要很短的时间,孩子的身体就会暖和过来,甚至还可以微微地出汗。据说,英国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刚开始感冒时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调治的。
据此,我们还可以想出很多方法。比如,可以在熬治疗感冒的中药时,当药气一出来,让孩子保持一段安全距离去闻这个蒸气,借药气来调理身体,外熏和内服的作用双管齐下,这样效果更好。
下面,我就给家长们介绍一个熏蒸鼻子的小方子。
熏蒸鼻子法
配方:
做法:
熬水,水开两三分钟后,药香大出即可。
叮嘱:
熏蒸的时候,把药水倒入碗中,然后让孩子将鼻子贴近碗的上方。注意不要距离水面太近,以免烫伤。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一块毛巾把头部和碗罩住,当熏蒸到微微出汗之际,即可停止。剩下的药汁,可以兑入温水用来泡脚,使身体温暖,让寒邪随汗排出。
适应症:
孩子身体感觉发冷,无汗,手脚凉,鼻涕清,寒邪尚未化热之阶段。如果鼻涕痰变黄,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口干,高热等情况出现,则为热证,不适合用这个方法。
用量:
此为5岁以上孩子的用量,5岁以下的孩子酌情减量。
适用于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症状的偏头痛的急性治疗。
健客价: ¥23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健客价: ¥36.5适用于成人伴或不伴先兆症状的偏头痛的急性治疗。
健客价: ¥29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无先兆)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由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的对症治疗。
健客价: ¥23.6养血祛风,散寒止痛。外感风寒、瘀血阻滞或血虚失养所致的偏正头痛、恶寒、鼻塞。
健客价: ¥5.5用于成人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治疗。不适用于预防偏头痛,不适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头痛患者。
健客价: ¥921.脑血供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 2.耳鸣,脑晕。 3.偏头痛预防。 4.癫痫辅助治疗。
健客价: ¥3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感冒头痛,中暑,晕车,蚊虫叮咬。
健客价: ¥1.8用于神经衰弱、头痛、偏头痛等症。
健客价: ¥14.5用于神经衰弱、头痛、偏头痛等症。
健客价: ¥5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外感风寒、瘀血阻滞或血虚失养所致的偏正头痛、恶寒、鼻塞。
健客价: ¥6.7用于成人及6-17岁儿童有或无先天的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治疗。不适用于预防偏头痛,不适用于半身不遂或基底部偏头痛患者。
健客价: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