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新冠肺炎下的儿童心理保护方法

新冠肺炎下的儿童心理保护方法

2020-03-13 来源:CAFF花园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学龄前儿童更多表现出进食、睡眠等生理层面的反应,也有可能是行为层面学的表现,如哭闹、黏人、退行,也可能变得更安静更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儿童会出现哪些情绪和行为?如何解答他们产生的困惑?

本期为家长推荐12个法宝,助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孩子会出现哪些心理反应?

学龄前儿童更多表现出进食、睡眠等生理层面的反应,也有可能是行为层面学的表现,如哭闹、黏人、退行,也可能变得更安静更乖。

学龄儿童的反应可能是行为退行,也可能是反复玩相关主题的游戏、反复询问,紧张、害怕,攻击性行为增加等。

青少年最常出现的是焦虑、担忧、情绪低落、愤怒等情绪,也有可能会出现攻击或冒险性行为,同时青少年容易受到个别现象或言论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孩子问为什么大家都戴口罩,不能出门玩了,该如何解释?

首先家长要积极正向地看问题,传递给孩子积极的信息与态度,以及保护自己的方式。

家长及时觉察自身的情绪以及对儿童的影响,抓住时机促进亲子沟通。

家长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

教会孩子对传染病人的理解、同情和尊重,从小培养利他性和集体意识。

孩子担心这个病好不了,家人都会死了,该怎么办?

这一类问题的本质都会涉及到孩子的安全感和焦虑恐惧情绪的处理。

不要急于安慰孩子或者给予孩子一个现成的答案。

关心、询问他们对所接触到的事件的看法,给予正确解读,避免不恰当的担心。

增加亲子游戏的时间,在愉快活动中放松及转移注意力。

鼓励孩子与朋友和同学保持联系/建立常规作息学习时间表/引导帮助孩子了解科学的、权威发布的信息。

寻求专业人员或机构的帮助。

孩子问什么时候能去幼儿园,怎么回答?

先了解孩子问这个问题时想要的是什么。

若是思念幼儿园的老师同学,则和老师同学保持联系,彼此问候。

若是喜欢幼儿园的课程或集体生活,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家玩模拟幼儿园的游戏。

若是在疑惑幼儿园开学的时间,可以告诉孩子:“等到外面的坏蛋病毒被我们赶跑了,幼儿园就可以开学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的疾控战士们战胜坏蛋病毒啦!”

疫情期间,宝宝出门打针不愿意戴口罩防护怎么办?

先确认出门打针是否是紧迫,必要的话最好等疫情过去再出门打针。

若必须出门打针,先用有趣的故事来解释戴口罩的重要性。

用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偶来叮嘱孩子“我们一起戴口罩吧”,借玩偶的口说“我喜欢你戴口罩的样子,好可爱呀”等。

具体了解孩子不愿带上口罩的原因是什么。

帮助孩子调整到可安全防护又相对舒适的状态。

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小贴纸,贴在衣服或口罩外侧,鼓励孩子一起战胜病毒。

表扬夸赞孩子戴口罩,家长要起到示范教育作用。

宝宝在家呆不住,哭闹要出门怎么办?

理解孩子想要出门的愿望。

不要因此责骂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做勇敢的疾控小卫士。

设计一些有趣好玩的室内亲子活动,让孩子玩起来。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戴上口罩去周围人少环境干净的地方带孩子走会儿。

妈妈住院被隔离了,宝宝晚上哭闹要妈妈怎么办?

这样的心理反应是比较常见的。

首先不要过多担心或不耐烦,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由目前家中与孩子最亲近的家人多陪伴,照顾孩子,并且尽量维持孩子原来熟悉的活动与日常作息规律。

多一些陪伴和亲子互动,转移注意力。

若妈妈病情允许,可以每日定时与孩子视频。

若无法做到这些,可以让孩子用纸笔给妈妈画画,与孩子一起用手机录下给妈妈说的话。

我老婆太焦虑了,老怕自己得病,整日看着孩子,在家也要宝宝戴口罩说话,一会就让宝宝洗手,孩子会得强迫症吗?

一般不至于立即造成孩子强迫症,但会增加孩子过度焦虑和担忧的风险,长期可能会出现长时间过度不必要的控制不住的反复洗手,或其他反复检查等强迫症状,影响学习效率与人际交流。

过度的担忧、防护以及清洁则可能徒增紧张和恐慌氛围,从而产生焦虑紧张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受损,严重的可能影响正常休息,改变机体功能,抵抗力下降,反而使得抗病风险增加。

目前爸爸妈妈需要先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合理科学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状况。

如果爸爸妈妈出现较多的担忧和恐慌,应该怎样调节?

花适当时间关注权威官方发表的疫情动态,学习防护知识。

合理地安排休息、学习、工作和娱乐时间,保持张弛有节,分散注意力,情绪放松

保持健康饮食。

与家人和朋友联系,获得心理支持。

进行一些放松减压的正念冥想练习。

求助专业心理机构。

孩子很担心生病死了,反复看手机关于疫情的新闻,也不做作业了,怎样能让他减少担心?

先听听孩子对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状况在担忧和害怕什么。

引导孩子为自己、家人以及他人的健康行动起来做些预防保护的措施有助于缓解焦虑。

帮助孩子挑战、战胜他们脑海中过度担忧的不合理信念。

采取一些行动帮助孩子积极对抗过度担忧。

孩子本来就有洁癖,疫情发生后加重了,一天加起来洗手都有几个小时了,怎么办?

家庭成员要相互信任、接纳,避免过度要求与教条,不放心、不信任孩子。

自查自己有无过度焦虑的做法与情绪表达,进行调整,给孩子好榜样。

了解孩子在害怕什么,教育孩子正确的看法,认识到过度洗手是有害健康的。

与孩子一起计划如何对抗强迫行为。

及时对孩子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和调整药物等方式。

孩子感染并被隔离了,感到害怕怎么办?

识别自己的情绪是否合理及是否过度,阻止自己的过度担心,积极接受这个现实,投身于一件件有利于孩子康复的事情。

以孩子理解的方式适度告诉孩子病情。

可以适当方式告诉孩子,这个疾病需要隔离是因为可能传染别人,隔离有助于自己也在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里尽快好起来。

计划与孩子定时见面的时间。

给孩子带些熟悉的物品随身陪伴孩子。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