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准备好了跟大家谈谈,关于小儿感冒的调理方法。
感了什么
感是指中医所说的外感六淫,也就是六种能量,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也可以归结为风火湿燥寒五种,多的一个“暑”是湿和火的组合。正常情况,这五种能量是有利于我们身体的。黄帝内经有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有五种能量(风火湿燥寒)供应给人体,土地长出来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的食物供应给人体。这里的食音[sì],是拿东西给人吃的意思。但是过分的外感就会损害我们的身体,这就是淫,这里的“淫”是过分的意思。
通俗点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伤风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热伤风等等,这些都是外感的例子,所以我们分析感冒,必须要弄明白风寒暑湿燥火,我们到底感了什么?
比如说外面天气寒冷,还有风,你出去穿了少了一些,你感冒流鼻涕了,这就是受了风邪和寒邪。再比如天气炎热,你满头大汗,突然进入一个巨冷的空调房间,你毛孔闭合,你的内热释放不出去,你感冒鼻塞了,这就是外面受到寒邪的攻击,里面有热邪出不去。
冒了什么
感了你就会冒。冒什么,比如说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烧、喉咙痛等等,这些都是你的冒。为什么会冒,这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或者叫自愈能力。人是恒温动物,人整体上是趋温避寒的,所以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而不是伤热论。人体受寒以后,就会提高身体内部的温度,来抵御外邪,目的使身体恢复正常的平衡,即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这个词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真阴要有收敛收藏阴精的作用,并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阴平);真阳要有生长生发抵御外邪的作用,并不让真阴外泄而固束真阴(阳秘)。“阴平阳秘”中的平、秘都是一个意思——平衡。“阴平”即阴气平顺,“阳秘”即阳气固守,是阴阳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的相对平衡。
既然阴平阳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问题是如何帮助你的身体去达到这个目标?
第一步是要判断你的身体目前的状态,
第二步根据目前的状态我们采取措施。
这就是系统论的思想。把身体当做一个黑箱系统,根据系统的输出,调整系统的输入。
寒热症状表
常人都知道,自己感觉冷的话就多穿点衣服,自己感觉热的话就脱掉一些衣服。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常识,真正的传统中医就是这些生活常识。
如果我们的身体表现出寒证的症状,那么就判断我们的身体目前处于寒证状态。如果表现热证的症状,就是热证状态。
第一步根据症状对身体做出判断。可能有人会问,如果身上既有寒证的症状又有热证的症状怎么办。记住了:一般情况,有寒有热要先驱寒再散热。为什么,因为人体对待外邪的攻击,整体的趋势是寒证转向热证,也就是把身体温度提高,把外邪彻底逼出去,然后温度再慢慢降下来。如果是正在正邪交争的状态,就会有寒有热。所以我们要帮助我们的身体先把寒邪驱逐出境,再解决多余的热邪。
特殊情况:
1、在39度以上要先散热,
2、在便秘的情况下要先通便。
目前的误区
冷了穿衣服,热了脱衣服,本来这是常识,英语叫Commonsense。可是有些爸爸妈妈很傻,明明孩子已经受寒了,明明孩子身体里揣着个大冰块,你还使劲往里倒凉水,比如说寒凉的中药,比如说大剂量的抗生素,这不是雪上加霜,寒上加寒吗?我有时候开玩笑会问家长:“你是孩子亲妈么?”古语有云:“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此之谓也。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是寒证用寒药,热证用大寒药,一直是一种镇压的思想。有时候侥幸把病治好了,但是寒湿或者湿热以伏邪的形式保留下来,也是就是症状虽然已经消失,但病还没有治好,潜伏下来了。一但气候变化,或者身体劳累,或者情绪波动,就又很快里应外合堕入到病号行列。什么事就怕有内奸,如果一个国家有很多内奸,那这个国家距离亡国就不远了。身体也是这样,如果内部有很多的潜伏的邪气,那整个身体的体质都会下降。
感冒初期的治未病方案
感冒初期绝大多数是寒证,就是流清水鼻涕,感觉浑身有点冷,这时候怎么办?上工治未病是古人追求的目标,也就是病在初级阶段,把它消灭掉,这才是高手中的高手,不是整的一塌糊涂了,才治病,那是下工所为。
给大家讲一个扁鹊三兄弟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鶡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春秋战国时期有位君主叫魏文王,一天他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文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大哥就铲除了病根,但是大家对他的医术不了解也不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套用武侠小说的一句话,高手都是杀人于无形啊。中医的高手是治病于未发呀。
黄帝内经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渴了再考虑打井,要打仗了才考虑制造兵器,是不是太晚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父母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
热敷大椎穴就是最好的感冒初期治未病方案,请您一定一定要记住。
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证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健客价: ¥36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证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健客价: ¥24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9.5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7.5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8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9.2用于局部冷敷理疗,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热、流涕、咳嗽的辅助治疗。仅用于闭合性软组织。
健客价: ¥29.8疏散风热,清热止咳。用于小儿感冒发烧,汗出不爽,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健客价: ¥10.5疏散风热,清热止咳。用于小儿感冒发烧,汗出不爽,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健客价: ¥23发汗解肌,清热透表。用于脏腑积热、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肌表无汗,头痛口渴,咽痛鼻塞,咳嗽痰多,体倦。
健客价: ¥9清热解表。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0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6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5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7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8疏散风热,清热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汗出不爽、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健客价: ¥19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伤风感冒,畏冷发热,咽喉肿痛,头痛咳嗽。
健客价: ¥33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26.8清热解表。用于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
健客价: ¥55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健客价: ¥9.8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健客价: ¥27.8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健客价: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