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特征表现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1.幼儿起病比较急,幼儿常伴发热,没有明显的前去症状,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可治愈。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日常中有幼儿也伴有不痛、不痒症状。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4.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5.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传播途径
1.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2.直接接触传播:人群间的密切接触
3.空气飞沫传播: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有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1.抵抗力低下幼儿较容易患病。
2.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的小朋友为主。
手足口的预防
小朋友得手足口家长们不要慌张,手足口病不可怕,可防,可控,可自愈。
1.平时幼儿注意个人卫生:由于手足口病一直就是孩童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所以在平时要注意孩子的卫生
2.居住环境需经常开窗通风:平时环境中在通风的环境与所玩耍的玩具之类的都要注意定期的进行消毒与清洗。
3.不吃生食物:引导幼儿不吃生的东西。
4.小朋友需多喝水: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自主喝水,每次少量多次。
5.不到公共人多密集的地方。
6.在日常生活中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7.按时接种幼儿预防疫苗接种。
8.生病幼儿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