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夫,我家宝宝出生6天,皮肤黄的厉害,有朋友的小儿黄疸在住院治疗,说不治疗会影响脑发育,我家宝宝需要住院吗?”“我家宝宝皮肤发黄,杜大夫,这是不是病啊?”“我家宝宝都一个月了,黄疸还没有退,怎么办啊?会不会影响脑子?”我经常会接到新手爸妈打来的这类咨询电话。今天我和新手爸妈们从西医、中医两个方面聊聊有关新生儿黄疸的有关事,让大家对新生儿黄疸有个大致了解。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脑损伤!主要由新生儿期胆红素在体内集聚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一般情况良好,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治疗。
如何分辨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呢?
一、生理性黄疸多表现以下特点:1、足月儿生后2-3天开始,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2、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不超过3-4周。3、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4小时内<6mg/dl(早产儿8mg/dl).48小时内<9mg/dl(早产儿12mg/dl),以后<12.9mg/dl(早产儿15mg/dl),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无异常,一般情况好,无其他症状。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考虑病理性: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6mg/dl。2.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每日血清胆红素>5mg/dl.3.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1.5mg/dl。同时可合并有烦躁,拒食,嗜睡,体重不增等。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神经系统、脑性瘫痪等后遗症。注意:虽然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有区别和诊断标准,但是通常医生还要根据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对孩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有问题时不要怕麻烦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好多宝妈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于是指发生在健康母乳喂养儿(多为足月儿)中的一种常见的以未结合胆红素(UCB)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其发生率占出生4~7天新生儿黄疸的49.25%。根据不同的发病学说和发病时间,临床上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类。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功能正常,无肝病及溶血的表现,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可继续少量多次喂哺母乳。
母乳性黄疸有早发型和迟发型。
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生后母乳喂养2~3天时出现,4~7天达高峰。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血游离胆红素峰值一般为205~342μmol/L,黄疸消退时间晚于生理性黄疸。母亲缺乏喂哺技巧的知识、乳房肿胀、乳头皲裂、新生儿无效吸吮、生后短时间内母乳量有限等因素均可导致新生儿处于饥饿、脱水和营养缺乏状态,使胎粪排出延迟,肠肝循环增加,从而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该型黄疸严重者可能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2.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多于生后母乳喂养6~9天出现,可紧接生理性黄疸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再次加重。黄疸多以轻、中度多见,重度较少见,患儿多数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血游离胆红素峰值超过生理范围。该型黄疸持续时间可达4~12周。该型预后良好,很少有可能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从中医角度来讲,新生儿黄疸主要是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黄。多由于儿母孕期过食香燥辛辣刺激性食物,湿热郁蒸,湿热传入胎儿,郁结于肠胃;或婴儿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或先天禀赋不足,脾阳本虚,受孕母内蕴之湿所传;或生后湿邪所侵,寒湿阻滞;或因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血郁滞,脉络淤积而发黄。总之,婴儿初生,运化无力,湿热湿寒内蕴,不得输泄,秘留体内,透发于外而成新生儿黄疸。
在治疗方面,西医医生大多采用茵陈颗粒或茵栀黄颗粒,配合益生菌。茵陈颗粒和茵栀黄这两种药服用后可以引起小儿腹泻、腹痛、夜啼等症状,这是因为这两味药可以引起小儿脾胃寒凉所致。如果小儿服用茵陈或茵栀黄后出现以上症状,采用推拿疗法温补脾胃,可以很快缓解不适症状。在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咱们采用推拿和药浴的方法。不但可以促进生理性黄疸的消退,对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效果也不错。病理性黄疸分湿热熏蒸型(阳黄)、寒湿阻滞型(阴黄),气滞血淤型。阳黄治疗用疏肝利胆,健脾利湿,通腑泻热的方法退黄,常用穴位:清补脾经,清大肠,平肝等穴。阴黄治宜温中化湿,利胆退黄,常用补脾,揉二马,清胃经等穴。气滞血淤型治宜消淤化积,疏肝利胆,健脾利湿,温补肾阳。不论哪一型的新生儿黄疸,推拿治疗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可以完全避免药物的付作用。
听到这儿新手爸妈对新生儿黄疸大致了解了吧。如果宝宝需要治疗,不论中医西医治疗,都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并且要定期测黄疸值,不可大意,病理性黄疸不及时治疗,后果也是非常可怕的。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用于证属毒热未清,气阴两虚的慢性肝炎,症见气短乏力,恶心纳呆,两胁隐痛,脘闷腹胀,自汗盗汗,口干尿赤,黄疸等。
健客价: ¥89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所致的黄疸,急性黄恒型肝炎,传染性肝炎而见湿热证候者。另还可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内蕴证者,症见皖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肋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苔黄腻,脉滑数。
健客价: ¥29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右胁胀痛、痞满呕吐、尿黄口苦;胆石症、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8.9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疽,带下,热淋,脚气,痿躄,骨蒸痨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健客价: ¥4.5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有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I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健客价: ¥26.8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
健客价: ¥21舒肝养血,化瘀理气。适用于急、慢性无黄疸型肝炎及肝炎综合症。
健客价: ¥18舒肝,清热,利湿,祛黄。 用于黄疸和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
健客价: ¥16.9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疗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健客价: ¥17.5清利湿热,活血解毒,去黄止痛。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发热,黄疸,小便黄赤,恶心呕吐,纳呆,胁痛腹胀,舌苔黄腻或厚腻干白,或湿热下注所致尿道灼热刺痛、小腹胀痛,以及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5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症侯者。
健客价: ¥39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健客价: ¥4.8清热利湿退黄,舒肝化瘀止痛,降低丙氨酸转氨酶。用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脘胁胀痛、口苦、黄疸、胸闷、纳呆;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3有保护肝脏降低丙氨酸转氨酶和退黄作用。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肝炎,慢性肝炎,单项谷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等症。
健客价: ¥23.8彝医:色甲渴奴,嗨补且凯扎奴,达克奴,勒奴。 中医:舒肝利胆,清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黄疸,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26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肋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慢性肝炎见上证候者。
健客价: ¥31.5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
健客价: ¥28.7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证候者。
健客价: ¥67.3清肝,利胆,解毒。用于肝胆湿热毒瘀内阻所致的肋痛,症见黄疸或者无黄疸,发热或者低热,口干苦或乙肝单臭,厌油腻,胃肠不适,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8行气散结,清热通淋。用于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阻塞性黄疸,胆囊炎等病见湿热蕴结之证者。
健客价: ¥19行气散结,清热通淋。用于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阻塞性黄疸、胆囊炎等病见湿热蕴结之证者。
健客价: ¥19清热利湿、健脾消滞。可用于肝胆湿热,脾胃失运型急性肝炎所致的黄疸,胁胀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改善。
健客价: ¥16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健客价: ¥4.74傣医:别菲解逼,通喃补塔档细,兵沙把晕。 中医:清热解毒,祛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便溏、黄疸,急、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