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刚过,节后返校师生大量聚集,给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了条件。
一种让爸妈们听了“肝儿颤”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了!它爱在孩子们的手脚口周围留下“吻痕”,它发起脾气来,熊孩子也会“一蹶不振”,它就是——手足口病!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学龄前儿童最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之一,以发热及手、足、口、臀部出疹为主要特征(如果出疹仅出现在口腔,通常为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发期为9~11月,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5岁以下儿童多见,极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播,极少数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
虽然说大部分的手足口病可以自愈,但发病的过程又痒又疼,为了不让宝宝受罪,家长一定要提早做好防病工作噢~
二、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肠道病毒71型多见。
EV71病毒毒力强,EV71感染相关手足口病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持续流行,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后遗症。
三、如何区分手足口的疹子和荨麻疹的疹子?
荨麻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是因为过敏性食物、药物或者昆虫叮咬而出现的水疱、丘疹等皮疹。
荨麻疹的疹子呈淡红色或淡褐色,摸起来较硬,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多会剧烈瘙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手足口的疹子多为大米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不痒,散布于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四、如何区分手足口的疹子和出水痘的疹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疹子一般会遍布全身,以前胸后背部最多。此外,头皮、脚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疹子,非常痒,呈现透明的水泡,泡内液体较多。
手足口病的疹子则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脚和臀部等部位,泡内液体较少,比较干瘪,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宝宝会因咽痛导致拒食。
五、如何区分手足口与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
在临床门诊中,一般每100个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个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
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六、手足口病有办法治疗吗?
十分遗憾,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
但好消息是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
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
家长尽早发现送院治疗可减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目前的药物仅能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
七、成人有可能会被生病的宝宝传染上手足口吗?
人类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因已经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成人即使感染了手足口病的病毒,在自身抵抗力强时也不会表现出症状。
但当成人忙于照顾生病中的宝宝而疲劳过度,抵抗力低下时,也会有部分被宝宝传染上而发病,通常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人会误以为是口腔溃疡。
所以提醒家长们在照顾宝宝的同时,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八、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EV71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比例高,常规卫生措施实施难度大、效果差,接种疫苗是非常高效的预防措施。
EV71灭活疫苗(EV71疫苗)由我国相关企业研制成功并于2016年上市,其在人群的应用可预防EV71感染相关手足口病及其重症和死亡。
作为全球首个EV71疫苗,在我国应用后具有优良的保护效果,接种后对个体保护力可高达97%以上,群体水平上可减少70%的重症和90%的病例死亡风险。
现阶段EV71疫苗尚属二类疫苗,按照“知情、自愿、自费”原则选择接种。
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每针168~188元左右(详询当地接种单位为准),两针之间间隔1个月。
根据现有数据评估,完成基础免疫后可保护婴幼儿至少到学龄阶段,不再需要接种本疫苗了。
九、哪些人需要接种EV71疫苗?
201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发的《肠道病毒71型疫苗应用技术指南》中建议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
EV71母传抗体水平出生后逐渐衰减,5~11月龄时最低,导致低龄儿童感染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
因此,宝宝到了6月龄以后,应尽早安排接种EV71疫苗,以便在高风险月龄之前完成全程2针EV71疫苗接种,筑起免疫屏障,发挥疫苗保护作用。
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
十、宝宝得过一次手足口病,是不是以后就不会得了呢?
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导致手足口病。
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各种病毒间,甚至同种病毒不同血清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宝宝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种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而导致多次发病。
所以,即使得过手足口病的宝宝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
目前疫苗对EV-A71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率达90%以上。但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所以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仍可能会得手足口病。
十一、家长、老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虽然手足口病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生,但是家长们不要认为注射疫苗后就可以放松警惕了,孩子注射疫苗后还是要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等,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1)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2)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商场、电影院、游乐场等),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3)要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的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4)要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要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后,要采取立即送诊、隔离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消毒处理。
(6)EV71疫苗为单价疫苗,还不能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的发生。绝大多数重症和几乎所有的死亡都是由于EV71引起的,与手足口病导致的后果和沉重疾病负担相比,接种EV71疫苗还是值得的。据统计,手足口病普通门诊至少需要花费800元,普通住院至少需要5000元,重症监护至少需要15000元,家属陪护等费用尚没有计入,如果婴幼儿因病死亡更是悲惨,生命无价,家长们要尽早为宝宝接种EV71疫苗,守护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