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高度传染性。民间称为“痧子”,为儿科四大证之一,是小儿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
出疹前期:
初起身热,咳嗽,流鼻涕,眼泪汪汪,疲倦思睡,身热逐渐增高,口腔出现麻疹粘膜斑。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微黄。
常用手法:
①推三关300次,揉外劳宫100次。
②按揉风池、合谷穴各10次。
③拿肩井穴5次。
出疹期:
疹点循序透发,先见于耳后及颈部,渐及头面、胸背、四肢,自上而下遍布全身,以手足心见疹为透齐。疹色逐渐加深,扪之碍手,伴高热烦躁,眼眵增多,怕光,咳嗽剧烈,大便稀,舌质红,苔黄。
常用手法:
①清肺经、清胃经300次,清肝经200次。
②按揉掌小横纹200次,清天河水100次。
③推涌泉300次,推脊100次。
疹回期:
疹点按出疹顺序依次收没,体温开始下降,症状逐渐减轻,可遗留有低热,咳嗽,口干,舌红,苔白。
常用手法:
①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300次。
②按揉足三里、脾俞、胃俞各10次。给患儿勤翻身和擦洗皮肤,注意清洁口鼻,如果眼眵过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擦洗。
③摩中脘5分钟。
④捏脊5~7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