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这个时候,家长总会发现幼儿园里面的小朋友接二连三的请假,都是因为手足口病。
孩子发烧、吃不下东西,手心、脚心起疹子,在加上新闻里总有因为手足口病重的孩子,家长不免十分担心。
我的朋友果果妈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由于她家里有两个孩子,烦恼更是加倍。
大宝二宝相继生病,是怎么回事?
先是老大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发烧了,去医院医生说是手足口病,结果到了晚上,老二多多立刻体温也升起来了,还一直哭喊,不肯喝奶也不肯吃饭。
果果妈立刻向我这个儿科医生哭诉:这两个孩子都怎么啦?
听完果果妈讲孩子的症状,我难过地说: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多多很可能也得了手足口病了。
果然,等到医院一看,老二多多除了发烧,喉咙周围长了许多疱疹,手心、脚心也开始有小疱疹冒出来了。这是典型的手足口病表现。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因为引起手、足、口、臀部等位置的疱疹和溃疡。外观为小的红斑、凸起或者水疱。
有些宝宝会出现发烧,有些宝宝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
由于嘴巴里的溃疡会引起疼痛,因此宝宝有可能会出现哭闹、拒食、流口水等症状。
别着急用药,对症处理很关键
这下可把果果妈妈急坏了,两个孩子都生病了,该怎么办?既然是病毒引起的病,那吃抗病毒药一定好得快吧!
我跟她说:不用着急用药,手足口病没有那么严重。大部分手足口病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很多孩子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统战胜病毒的,因此不需要使用抗病毒的药物。
但在病好的过程中,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或者因为口腔疼痛而不愿意吃东西、哭吵,睡不着,因此,要注意对症处理。
发热:如果宝宝体温高,可以服用退热药。
咳嗽:可以给宝宝服用祛痰的药物,或者少量多次喝水,减轻咽喉部的刺激感。
皮疹:大多数宝宝起皮疹之后,自己是没有感觉的,可以不用管,如果宝宝皮肤痒,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
口腔疼痛:这是因为咽喉部起小疹子导致的,喝一些比较冷的东西可以缓解,比如放凉的牛奶、稀饭、温和不刺激的果汁,也可以吃冰棍和冰淇淋。还有因为疼,很多宝宝不想吃饭,这时候,尽量把食物做的稀软容易吞咽,比如面条、粥,蔬菜可以打成泥,不需要反复咀嚼,咽下去的时候对喉咙的刺激也小,这样孩子吃饭的时候,会好受一些。
听了这些,果果妈稍微放心了一些,但又想到,既然这个病自己会好,为什么新闻里还会有因为手足口病死亡的报道呢?
我跟她说,那种重症手足口病,是相对比较少见的,有些症状可以说明孩子病情比较重,需要立即送医院,主要有下面这3点:
1、发热超过三天;
2、精神极其差;
3、出现四肢抖动的情况。
如果出现上面说的情况,要注意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要及时来医院。
还有,虽然手足口病自己会好,但有些孩子因为喉咙痛不敢喝水,加上发烧等,很可能出现脱水,也是需要医生处理的。
如果孩子喝水量明显减少,甚至滴水不进,或者是6个小时以上没有小便,都应该来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发生了脱水。
二胎时代,预防更关键
现在进入二胎时代,不少家里都是两个宝宝,如何避免老大老二相互传染的情况呢?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首先要了解,手足口病是典型的「病从口入」。勤洗手,是最有效、经济的预防方法。尤其在吃东西前,从公共场所回来后,以及上厕所后。另外,家里的大人、大孩子,在接触小孩子前也要注意洗手,以免大人成为传播者,将外界的手足口病毒带给小孩子。
家有二宝,要防止相互传染
如果二胎家庭的老大正在上幼儿园,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了解班里是不是有小朋友生病请假,孩子有没有不舒服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回家之后一定先洗手、洗脸,然后再和弟弟妹妹玩,但要注意最好不要有过于亲密的接触。
如果已经有孩子得了手足口,除了将两个孩子隔离以外,孩子们的玩具、桌椅等接触过的物品最好也能清洁、消毒,避免病毒的传播。
可以接种疫苗
小宝宝可以接种预防EV71病毒的疫苗,这个EV71病毒是导致大部分重症手足口病的罪魁祸首,接种之后可以降低得重症手足口病的风险,但是目前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目前暂无有效的疫苗。
所以,就算接种过疫苗,家长也不要掉以轻心,还是要小心防护。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