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宝宝积食的危害 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宝宝积食的危害 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2019-03-01 来源:儿童健康365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临床上发现,90%的孩子生病都是跟积食相关。基本上调理好积滞的问题,很多病痛就会无药而愈,孩子越养越壮。所以,要想养好孩子,调理好孩子的体质,家长一定要认真理解小儿积滞的问题。

临床上发现,90%的孩子生病都是跟积食相关。基本上调理好积滞的问题,很多病痛就会无药而愈,孩子越养越壮。所以,要想养好孩子,调理好孩子的体质,家长一定要认真理解小儿积滞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老是积食?

因为孩子脾常不足,所以容易积食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不正常中的正常现象。

什么是“脾常不足”?孩子是“纯阳之体”,生机勃勃,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非常旺盛和迫切。成人对脾的要求,就是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即可,但是孩子除了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还要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但是,孩子“五脏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壮”,脾胃机能稚嫩,功能薄弱。因此,孩子脾的负担,实际上相对来说,比成人脾的负担更大。相比自身生长发育需求来说,孩子脾的能力就显得不够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脾常不足”。

“脾常不足”,脾的能力相对弱,孩子就会经常积滞,积滞反过来就会进一步损伤脾胃,伤害孩子抵抗力的根本。所以调理孩子体质,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避免积食,及时消积导滞。

怎么看孩子是不是积食?

1.从有无胃口来看

(1)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受纳了。

(2)有的孩子特别能吃,可还是很瘦,这往往是积在脾了,脾无力运化,身体吸收不到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需要吃更多的东西。脾这个“司令部”发出指令,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2.从有形和无形来看

(1)有形是积滞的食物还停留在胃里,往往是刚刚吃的,容易引发急症。比如孩子奶油蛋糕吃多了,第二天就发烧感冒,这是有形的积食。

(2)还有一种是脾虚夹积或无形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这时孩子脾胃里具体残留食物不多(这叫脾虚夹积),或者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孩子的脾胃功能还是不太正常,容易反复外感。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饮食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营养吸收障碍。此时孩子不想吃东西,很容易烦躁啼哭,晚上睡觉也不安稳)。

3.从舌苔上看

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厚的圆圈。

4.从孩子嘴里的气味来判断

孩子积食了,有的家长会敏感地闻到孩子口中的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口中异味。

5.查一查孩子大便

积食的孩子除了有以上表现外,有的还会嗳气,严重的还会呕吐,还有些孩子会出现大便味道特别臭的情况,有酸腐的味道,就是古人形容的“臭如败卵”。

6.想一想孩子睡眠

胃不和卧不安,孩子晚上睡不安稳,比如哭闹、翻来覆去、大汗、磨牙、趴着睡,那家长也要第一时间想到消化问题。

7.积食还有哪些表现

手足心热;有眼屎;嘴角溃疡;嘴唇通红等。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动不动就热气,老是煲凉茶,喝下火的汤水,还老是动不动就上火、有眼屎,烂嘴角。原因就是,这是积食导致的,清热伤脾,脾越差越积食。应该给孩子助消化,少吃一些,吃温一些,很快就能解决。

脸部的一些表现:

山根、太阳穴、额头有青筋;气池青紫;脸色偏黄;面部有白斑等。

很多家长知道这样的孩子是脾虚。大部分是因为积滞久了伤脾,导致脾虚,所以是由实转虚,脾虚运化无力,就更加动不动就积食了。所以孩子脾虚,可能是在积滞的初期,也可能是在后期。这样的孩子日常饮食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能给孩子吃太多,吃太寒。而且,这样的孩子家长总会感觉孩子整天在积食。要同时配合健脾助运才可以。

以上只要有一点比较明显,那孩子积食的几率就比较大了。

此外还有一些表现,是孩子久积,引起积滞化热,脾虚夹滞,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先从积食开始调理。

如何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

1、乳食宜定时定量,不宜过饥或过饱。选择易于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

2、食物烹调以煮、炖、蒸等方法为主,少用煎、炸、烤法。

3、婴幼儿舔加辅食要遵循由细到粗、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孩子积食,可使用温和的药物及时助消化。有形的积食,家长可以找医生调理。小儿用药请遵医嘱,建议粑粑麻麻先咨询医生再给宝宝用药哦~。此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及时排泄,积食情况就会逐渐缓解。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