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关于孩子长高 儿科医生有5个提醒!

关于孩子长高 儿科医生有5个提醒!

2019-02-11 来源:健康去哪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先说先天的原因。孩子的身高跟妈妈在怀孕前后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妈妈有吸烟、饮酒等习惯,怀孕期间多次接触放射线、妈妈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先兆流产、孕期检查宫内发育迟缓等等。

关于孩子长高,有很多共性的问题,今天请小儿生长发育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郑宏给各位宝妈解答一下!

提醒一:孩子从小个子不高,别指望将来长高个儿

儿童期的孩子,每年长高6厘米左右,宝妈们要注意,这个时间主要是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的有二,一是维持生长发育,二是存储能量,为青春期快速长高做准备。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儿童期一直比较矮,将来就会影响到最终身高。也就是说,如果儿童期孩子身高偏离了正常水平,家长一定要及时进行矫正,只有把身高矫正到一个正常的水平,青春期才能达到一个正常的身高。

长得比较慢,在班级里个子一直比较矮,那将来青春期的时候也有可能增长得不够高。这点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早上医院去看看。

提醒二:警惕孩子“早长晚不长”!

孩子长高了,家长自然比较高兴。但是,如果您孩子的身高平时在班里处于什么水平,最近在没有找小儿生长发育专家进行调理的情况下,突然最近长高了很多,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警惕孩子“早长”的可能。

关于孩子长高,小儿生长发育专家有句话叫“早长晚不长”。一般来讲,女孩子在9岁、男孩子11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如果孩子过早开启快速长高,将来最终身高反而不是太高。

这点很好理解,青春期是孩子最后一个生长高峰,如果孩子在140厘米的时候开始长高,最终身高可能是170厘米。但是如果孩子在150厘米的时候开始长高,最终身高就可能会达到180厘米。所以,家长要注意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

提醒三:长高的遗传因素占70%,但后天调节很重要!

关于孩子长高的问题,遗传因素点70%。那有的家长就说,既然遗传因素占主要原因,那是不是就不用管它了?当然不是!

有统计表明,日本人1946年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到了2014年,平均身高则提高到了172厘米。也就是说,遗传因素虽然占主要原因,但是并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营养、运动、睡眠、疾病等等对孩子的最终身高也有较大的影响。

提醒四:请提前预测一下孩子的身高!

关于孩子的身高,有一个公式宝妈一定要知道,那就是“遗传靶身高公式”,通俗地说,即根据父母的身高计算出来的孩子的遗传身高值。

男孩子遗传靶身高公式=(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厘米

女孩子遗传靶身高公式=(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厘米

举例说,如果父亲身高170厘米,母亲160厘米,男孩子的遗传靶身高为171.5厘米,女孩子的遗传靶身高为158.5厘米。

但是郑宏大夫说,她在临床上给孩子预测身高的时候,不是一个数值,而是一个范围,会在后面写上“加减5厘米”。举例说,一个孩子遗传身高是170厘米,如果孩子的营养、运动等方面起积极因素的话,孩子的最终身高就会超过170厘米。反过来,有可能就长不到170厘米。

提醒五:警惕影响孩子长高的后天因素!

前面说过,儿童期孩子在长高,也在为青春期长得更高存储能量,所以儿童期孩子的身高也非常重要。

先说先天的原因。孩子的身高跟妈妈在怀孕前后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妈妈有吸烟、饮酒等习惯,怀孕期间多次接触放射线、妈妈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先兆流产、孕期检查宫内发育迟缓等等。所以,宝妈们在准备要孩子前最好应做相应的检查,如有必要还需进一步调治。

再说后天原因。

一是营养因素。有研究表明,亚洲人每10年平均身高就会增长2厘米,咱们国家也有统计,随着GDP的增长,国人的平均身高也在大幅增加。所以,充足的营养对身高非常重要,宝妈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饮食。

二是睡眠因素。家长一定要注意,生长激素是在孩子熟睡的时间分泌的,并且,它有两个时间高峰,第一个是晚上9点至凌晨1点,一个是清晨6点前后,所以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三是疾病因素。有些孩子从小就经常生病,比如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哮喘等疾病,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所以,如果孩子有相关疾病,一定要及时上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当然,还有心理、环境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宝妈们要注意。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