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患儿发热伴面色苍白 别漏了这个病因

患儿发热伴面色苍白 别漏了这个病因

2019-01-31 来源:儿科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本病发生于新生儿期称为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婴儿期者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穿刺部位长时间出血,常合并颅内出血,严重颅内出血常遗留后遗症。

1.首先看1个病例

患儿男,3月,因「发热2天,发现面色苍白半天」入院。

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达38.5℃,伴单声咳嗽,有恶心,呕吐2次,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无鼻塞、流涕,无气促发绀,至当地医院就诊,予退热、口服头孢类药物等治疗1天,仍有发热,为低中热,近半天发现患儿面色苍白,精神欠佳,为进一步治疗来院就诊,急诊以「发热、贫血查因」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状态欠佳,奶量减少,睡眠情况一般,偶有烦躁哭闹,大便稀,小便正常。

G1P1,出生史无异常,生长发育良好。

查体:T38.2℃,P152次/分,R38次/分,WT6.5kg,BP92/58mmHg,SPO296%,嗜睡状,口唇及甲床苍白,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呼吸平顺,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固定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未触及肿大,肠鸣音稍活跃,四肢肢端暖,CRT<1S。

辅助检查:入院当天血常规示WBC18.9x10*9/L,HB72g/L,HCT25%,MCH23.7pg,MCHC286g/L,PLT460x10*9/L,A+血型,hsCRP20.1mg/L。

凝血功能PT112s,APTT98s。降钙素原0.8ug/L。电解质、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2.如何分析?

患儿病程短,起病急,以发热、精神反应差为主要表现,进一步查体嗜睡状、贫血貌,咽部充血、前囟张力稍高,四肢肌张力增高。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婴幼儿,有发热表现,伴有呕吐,渐出现精神差、神志改变,查体可见嗜睡状,前囟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需要考虑,但贫血、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情况,似乎不能很好解释。

(2)败血症:患儿年龄小,有发热、精神反应差,可能有并发脑炎的表现,血常规白细胞、CRP、降钙素原偏高,凝血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需要考虑。

(3)颅内出血:患儿低中热、前囟张力高、贫血、凝血功能PT、APTT延长,追问病史患儿纯母乳喂养,在老家私人医疗机构出生,是否补充维生素k1不详,需进一步完善颅脑CT。

3.最终明确诊断

(1)辅助检查回报

颅脑CT提示脑室内出血。

(2)最后诊断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脑出血

(3)治疗

立即补充维生素K1、输血浆改善出血症状,输血纠正贫血。

适当使用甘露醇减低颅高压;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及神经外科协助诊治。

4.维生素K缺乏症如何诊治?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本病发生于新生儿期称为新生儿出血症,发生于婴儿期者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穿刺部位长时间出血,常合并颅内出血,严重颅内出血常遗留后遗症。

(1)辅助检查有哪些特点?

①筛选试验

PT延长、APTT延长,而FIB正常,其中PT延长明显,血小板数量正常。

②确诊试验

测定血浆维生素K浓度,血浆非羧化的FII浓度和γ-羧谷氨酸水平,以及血浆维生素k依赖因子FII:C、FVII:C、FⅨ:C、FX:C、蛋白C、蛋白S水平降低以确诊。

(2)治疗

维生素K的替代治疗:轻症口服,严重者则立即给予维生素K1缓慢静脉滴注。有严重出血或颅内出血现象时,应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5~10mg,共3~5天。

出血严重或外科手术前,除应用维生素K1外,还可应用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复活物补充凝血因子,术后仍需补充凝血因子。

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剂过量导致的出血,应尽早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冰冻血浆,也可同时补充维生素K。

根据贫血程度输注浓缩红细胞,也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颅内出血者,在补充足量维生素基础上,可酌情应用脱水剂。

(3)重在预防

只要对本症有足够的认识,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新生儿出生后予维生素K11mg肌内注射1次,可有效预防典型新生儿出血症。提倡母乳喂养,对慢性腹泻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者,应预防性每月给予维生素k11mg肌内注射。梗阻性黄疸或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应给予维生素K11-2mg/d肌内注射,连用3天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