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年纪尚小,肠胃娇嫩,一不小心腹泻、便秘、腹胀等一系列消化问题。在第一期叮叮体验师线下座谈会中,知名儿科专家杨萌医生也说过:小孩子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傲娇的,一不小心就会使性子。出现了这些消化问题,家长们该怎么应对呢?
宝宝的肠胃特点?
食管、胃:新生儿及乳儿的食管缺乏腺体,食管壁肌肉发育未完全完善,食管下壁较为松弛。再加之婴儿胃呈水平位,其关闭作用不够强,所以婴儿易发生呕吐和溢乳。
肠道:宝宝肠道一般为身长的5~7倍(成人仅为4倍),或为坐高的10倍。而小肠与大肠的比例也超过成人,这样可以增加肠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面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但婴幼儿的肠壁薄,粘膜脆弱,肠液中的各种酶含量较成人低,对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同时肠系膜长而薄弱,容易被牵长,因此发生肠套叠、肠扭转的机会比成人高。
宝宝常见消化问题?
(一)便秘
如成年人一样,儿童的排便模式因人而异。不少家长认为,宝宝一天没有排便就是便秘了,其实不然。便秘是指排便不畅且间隔时间>2天、大便干燥或虽有便意却排不出大便的情况。
解决办法:
宝宝的饮食要均衡搭配:1、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宝宝排便不畅可添加果汁;2、非母乳喂养,可在牛奶中添加适量的糖,也可以喂些富含纤维素的果蔬汁;
补充膳食纤维:如果泥、菜泥或果蔬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肠蠕动,润肠通便;
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1、宝宝3个月就可以开始进行排便训练;2、训练的最佳时间为清晨或午后;3、创造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宝宝排便;
当然,如果出现连续几天排便不畅,建议到医院就诊。
(二)腹泻
一般来说,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饮食情况的差异,排便的次数和规律都有所不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可能出现多达12次的少量排便,大多数1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只能排出不到150毫升的大便,而大一点的孩子每天可排出210毫升左右。到2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每天会有1~2次量多的大便。
孩子偶尔出现稀软便不必担心。然而,如果孩子的大便性状突然变成了稀软的水样便,而且排便频率明显高于平时,那就有可能发生了腹泻。
腹泻的常见病因
喂养不当:过早、频繁大量添加辅食,进食无规律加重消化系统负担;
乳糖不耐受
腹部受凉:腹部受凉,肠道蠕动加快;
过敏性腹泻:宝宝消化系统不成熟,引起肠道过敏;
传染性腹泻: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消化功能紊乱;
解决办法
哭闹不安时检查是否因为冷暖不适,尿不湿是否需要更换;
检查是否饥饿,不要喂奶间隔时间太长;
喂奶时避免吞咽过多空气;
避免食入易在消化道发酵的食物;
相应疾病病因去除。
记住:在给孩子吃任何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