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小儿黄疸 > 小儿黄疸怎样治疗 婴幼儿黄疸分类

小儿黄疸怎样治疗 婴幼儿黄疸分类

2018-12-0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药物治疗也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治疗方法是通过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西药以酶诱导素或糖皮质激素为主,中药治疗方法则主要以茵陈蒿汤为主。

每个宝宝都是家长们的小心肝,看到宝宝生病了,家长们比谁都要担心。小儿黄疸是很多宝宝都会出现的情况,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出现小儿黄疸的机率很高。有些家长们由于缺乏了解的知识,所以不知道怎么去应对,也不知道小儿黄疸怎样治疗。建议家长们,在进行治疗之前,先分辨清楚宝宝的黄疸是什么类型的,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让宝宝恢复健康。

小儿黄疸怎样治疗

1、药物治疗也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治疗方法是通过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西药以酶诱导素或糖皮质激素为主,中药治疗方法则主要以茵陈蒿汤为主。

2、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上升都可以进行光疗,尤其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时,适合使用光照疗法。将新生儿卧放在光疗箱中。记住双眼要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蓝光或双面蓝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等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

3、换血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减轻贫血。不过这种方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且也会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用时要严格注意掌握指证。

婴幼儿黄疸分类

1、生理性黄疸是婴幼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2、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婴幼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婴幼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婴幼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3、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4、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5、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小儿黄疸分型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黄疸,说明病因也不同,所以治疗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小编遇到这样的情况,妈妈们一发现宝宝出现黄疸了,就要求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是光照疗法,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药物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小儿黄疸患者,如果是生理性的黄疸,适用了错误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所以面对小儿黄疸,家长们要理性对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