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手足口病 > 妈妈们注意啦 儿童传染病手足口病

妈妈们注意啦 儿童传染病手足口病

2018-11-22 来源:儿管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多见于5岁的儿童。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分为普通型和重症型。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各类病菌也在飞速繁殖。今天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多见于5岁的儿童。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分为普通型和重症型。

普通型急性起病,多于与手足口病小儿接触后3-5天发病。起病初期大多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流鼻涕咳嗽、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一般这个阶段只需要对症处理,如退热(口服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应用小儿氨酚黄那敏或艾畅等抗感冒症状、清淡饮食等。随后出现皮疹,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表现为绿豆大小的水疱或溃疡,有疼痛感,不愿进食,流口水较多。紧接着手、脚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一般皮疹无疼痛感及瘙痒。另外,臀部及膝盖部也可以出现疱疹。这个阶段的宝宝要注意皮肤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皮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

重症型少数宝宝(尤其是小于3岁的宝宝)起病初期即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爱睡觉、睡觉不踏实且容易被惊醒、头痛、呕吐、昏迷、抽搐,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发现宝宝患上手足口病,妈妈们应该怎么办?

1、手足口病在小儿中是常见疾病,而且几十年前就有,以前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儿科医生通常当“感冒”治疗,绝大多数小儿也稀里糊涂地好了。故对于轻症手足口病孩子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和恐慌!但随着重症手足口病儿童的死亡,人们才意识到重症手足口病的严重性,才逐步研究和认识手足口病。

2、让家长判断宝宝是轻症还是重症手足口病是不科学的,这是专科医生的事。故宝宝生病了,到医院就诊,若是轻症手足口病,就在家隔离治疗,若重症,肯定是住院治疗。

3、应隔离宝宝,避免宝宝到公共场合活动直到皮疹全部消退,一般要隔离2周;鼓励宝宝多喝温开水,可帮助退热和清洁口腔;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过冷、过烫的食物;

4、皮疹护理,皮肤疱疹: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剪短宝宝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口腔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者涂抹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5、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6、勤洗手;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如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放在日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

7、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手足口病的预防

1、手足口病最佳的预防措施是打疫苗,目前我国手足口病疫苗还没有面市,但不久的将来可以用上手足口病的疫苗。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如果万一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接触了,应隔离观察一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