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疾病因素外,几乎每个宝宝出生后都要开始进行疫苗接种。宝宝接种后会有哪些反应?本期我们来好好聊一聊疫苗接种的问题。
疫苗是什么,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疫苗是用改变后的病菌本身,或病菌的一部分制成的,它能刺激人体对该病菌产生抗体。
当真正的病菌进入人体时,由于体内已经产生抗体,故而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生病;即使被感染,病情也很轻。
有的疫苗进入人体一段时间后效果会逐渐消失,此时需要再次补种,让身体重新产生抗体发挥作用。
接种疫苗后会有哪些反应?
常见的接种反应
1发烧
接种后一两天内,有的宝宝会发烧,但一般不会超过39.5℃。家长们可以给宝宝进行退烧处理,38.5℃以上的孩子也可以视情况口服小儿退烧药,无须太过担心。
2注射部位红肿结块
有的宝宝接种后能在注射处摸到一个肿块,可能会持续几个月,但并无大碍。可以用切薄的土豆片敷在结块处消肿,也可以进行冰敷。
3精神不佳
接种后1~2天内,宝宝可能出现哭闹或嗜睡的现象,但睡够了他们也能适时醒来,也很好安抚,不必担忧。
以上三种是疫苗接种后最常见的副反应,也是比较轻微的反应,一般不需要去医院进行干预。
严重的接种反应
1.高烧超过40℃。
2.持续性的剧烈哭闹(超过2个小时),并且不容易安抚。
3.昏睡很久,并且很难清醒过来;宝宝对给予的刺激做出的反应较平时要弱、迟钝;
4.痉挛。这种情况相对罕见,但一旦出现要立即就医。
这四种是比较严重的接种反应,说明由于这种疫苗的接种引发了脑炎,后续可能会停止对该疫苗相关成分的再次使用。
特定疫苗的接种反应
麻腮风疫苗:大概有5%的宝宝在注射后1~2周内会出现持续性的高烧、皮疹或腮腺炎。但都没有传染性,几天后便会自愈。
水痘疫苗:有的宝宝在注射水痘疫苗后,会产生类似流感的症状。这些症状既可能是在接种后立即产生的,也可能是在接种后几周出现。
接种疫苗的禁忌
哪些情况下不适合给宝宝接种疫苗?
已明确宝宝对疫苗中的某种成分过敏
宝宝存在相关的免疫缺陷
医生和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比如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接种应慎重)
如果宝宝在疫苗接种前恰好发生了感冒,尤其是2岁以前的小宝宝感冒比较频繁,但症状比较轻微,没有发烧,也没有出现精神不佳,那么家长在和医生沟通后,也是可以正常接种的。
一类、二类疫苗都有必要打吗?
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都有的疑问。
首先,我们国内的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属于国家的计划免疫,二类是自费的。但这种一、二类的划分只是国家在财政上的考虑,与疫苗的重要程度、副作用都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所有疫苗都接种。
其次,虽然大部分疫苗只有80-95%的保护率,但这仍然比处在感染环境中的所有人都受到感染要好很多。接种过后即使最终还是受到了感染,但基本上不会再发展成重症病例了。
最后,谈到风险,任何一种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内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食品和药品,疫苗也是如此,衡量的标准就是它是否利大于弊。
疫苗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风险较大的产品早已不再使用,目前的疫苗几乎都是安全性高、效果好的产品。所以只要是在正规的社区医院或疾控中心,都是可以放心、并且应该接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