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各地的儿童,尤其是早产儿来说,生命中最危险的时期就是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新生儿因早产相关并发症死亡,早产已成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中国早产儿绝对数量也是全球第二。近20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关注新生儿的救治,对整个中国儿童全面发展给予极大关注。
9月27日~29日,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加拿大新生儿协作网共同主办的“2018新生儿危重症救治质量改进国际论坛暨CMB项目结题报告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众多国内外新生儿专家就新生儿感染、NICU质量改进国际协作研究、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和交流。
来自加拿大健康研究院人类发育、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所科研主任,多伦多大学儿科教授、新生儿部主任ShooLee教授对此次论坛的召开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通过论坛的平台进行新生儿危重症相关研究的交流、学习,将进一步提升NICU危重新生儿整体救治水平。
质量改进,缩小地区医疗差异
随着中国围产医学和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国内NICU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救治成活率明显提高,但各地区救治水平的差异和不均质性也日益凸显。ShooLee教授指出,在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医院的医疗资源也不同,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培训和诊疗标准,医院间的治疗水平也不同。
面对治疗措施的差异和医疗质量的不均一,北美发达国家越来越关注通过质量改善的方法提高新生儿医疗质量。
在加拿大,基于循证的协作性质量改进方法(Evidence-basedPracticeforImprovingQuality,EPIQ),致力于改进NICU医疗质量,历经10余年的不断完善,使加拿大全国早产儿无并发症存活率增加约1/3,加拿大目前已跻身全球早产儿预后最好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
作为加拿大新生儿协作网(CNN)创始人和主席,同时也是EPIQ体系的创立者,ShooLee教授介绍了EPIQ体系,它结合了文献中的最佳证据以及成员单位的个体特点来促进改变的发生,这一方法采用协作网形式,协作网中的成员单位通过合作相互交流信息、相互支持,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系统的协作性质量改进方法。
目前,EPIQ方法已应用于加拿大全国所有的NICU,并被6个国家采纳应用。而在中国范围内,这项质量改进技术也于2009年首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应用,成功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下降60%。
协作交流,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主任曹云教授表示,在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同时,关注早产儿存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改善患儿整体结局,对提高早产儿总体生存质量和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儿科医院、全国新生儿界,也是全球目前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本次项目关注的关键问题。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重要建设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挥国家队的带动引领辐射作用,主持了“中国NICU住院早产儿预后质量改进项目”,将EPIQ方法引入全国19个省份25个大型NICU,首先致力于解决困扰中国新生儿监护室的早产儿感染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EPIQ干预两年后,早产儿感染下降35%,同时抗生素使用率下降20%,证明EPIQ在中国NICU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接受度和效果。接下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将继续将此方法向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和实施,着眼于全面降低早产儿所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全国新生儿的救治后的生活质量。
“中国并不缺乏先进诊疗技术,缺的是人才培训和经验积累。”ShooLee教授谈到,儿科医院通过与加拿大协作网的长期合作,培养了大批优秀新生儿专科医护人员。
而今年与加拿大新生儿协作网再次合作成立中国新生儿协作网,也将在既往基础上,借鉴国际标准,积极探索建立更为精准、高效、密切的专科联盟模式。曹云教授表示,中国新生儿协作网将建立基于中国人群特征的高质量数据库,推动新生儿流行病学的研究、质量改进项目以及多中心临床研究,从而促进新生儿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不仅降低中国新生儿的死亡率,更要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