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姜片虫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小儿生吃水生植物

姜片虫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小儿生吃水生植物

2018-07-23 来源:儿科医生妈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主要证候:病情较轻多无症状;病情较重的,腹痛肠鸣,大便时干时稀;病程较久,见面黄水肿,四肢困重,纳差乏力,或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细。
【预防与护理】
 
蛲虫虫卵发育为成虫,需要2~4周的时间,成虫的寿命一般是20~30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重复再感染,一般本病可自行痊愈。
 
(1)切断传染途径。勤换洗并用开水洗烫被单及患儿的衣裤,以便杀死虫卵。
 
(2)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前便后要洗手,改掉吮手等不良习惯。
 
(3)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儿的会阴及**周围,防止小儿用手去抓**周围的皮肤。
 
(4)积极治疗患儿,降低传染概率。
 
姜片虫病
 
姜片虫的身体颜色像生肉一样发红,所以又被称为“赤虫”。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慢性腹泻、身体消瘦、面色萎黄等。姜片虫病多发于东南沿海的平原水网地区、湖泊区及江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带。
 
【病因】
 
姜片虫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小儿生吃水生植物(如荸荠、菱角等),吞入了附着其上的姜片虫囊蚴。
 
【辨证论治】
 
主要证候:病情较轻多无症状;病情较重的,腹痛肠鸣,大便时干时稀;病程较久,见面黄水肿,四肢困重,纳差乏力,或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细。
 
证候分析:姜片虫囊蚴逐渐发育成虫,成虫寄生于胃肠,损失脾胃,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故见腹痛肠鸣,大便时干时稀,恶心呕吐;脾胃虚,气化不行,湿邪积滞,就会出现面黄水肿,四肢困重,纳差乏力;舌脉都是脾虚湿困的表现。
 
治疗方法:轻者以驱虫为主;较重者,辅以健脾益气、祛湿。
 
1驱虫:
 
(1)槟榔10g,黑、白丑各15g,研为细末混匀;分成两包,空腹以糖水冲服,连服3~5天。
 
(2)碎槟榔30g,碎榧子肉30g,大黄5g,广木香5g,水煎服。
 
2健脾益气
 
方名:异功散。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
 
如果患儿大便如水样,腹痛喜按,舌淡,于上方中加入熟附子、炮姜以温补脾阳;恶心呕吐很严重的,酌加干姜、制半夏,以温中止呕。
 
【预防与治疗】
 
(1)防止小儿生食未洗净的菱角等水生果品及饮用生水。
 
(2)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体。
 
(3)在流行区开展姜片虫病普查普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