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孩子在模仿语音时情绪很高兴

孩子在模仿语音时情绪很高兴

2018-05-16 来源:儿科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模仿多了,听得多了,就会“说话”。因此,成人说话时要尽力让孩子看清口形,有意引导他模仿。孩子在模仿语音时情绪很高兴,应保护这种积极性。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智力活动的武器。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是交往中学会的。中国人学外语困难,因为不常听,更不常用。小孩子说话是先听懂才会说,先模仿才发音。早会说话早聪明。
 
乳儿期已有学话的心愿,开始积极交往。但学话有个过程:出生时,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用力呼吸,气流冲向声门、声带口腔,就发出哭声。但这不是语言。二三个月,吃饱睡醒时,便快活地发出“a—a,e—e,m—m”,像在说什么,特别是有人在旁边,更常常喜欢发这些音,这是他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的表现,而不是语音。
 
四五个月开始用声音招引别人的注意,但还不能理解词汇。当听到成人说话时,虽然转过头来,但还听不懂在说什么。六七个月逐渐理解一些简单的词义。如烫、拿、吃、香等与自身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音词。成人说话时,他努力看着你的面容、口形动作,随之做些口腔动作模仿,但只是唇舌动。还发不好音,模仿多了,听得多了,就会“说话”。因此,成人说话时要尽力让孩子看清口形,有意引导他模仿。孩子在模仿语音时情绪很高兴,应保护这种积极性。
 
亲子游戏
 
爸爸在哪儿,妈妈在哪儿
 
孩子坐在中间,爸爸坐左边,妈妈坐右边。爸爸妈妈都拉着孩子的手。先引孩子看爸爸,然后爸爸说:“妈妈在哪儿?”孩子转头看妈妈,妈妈问:“爸爸在哪儿?”孩子转头看爸爸。
 
目的:增进家庭欢乐。
 
玩娃娃
 
妈妈抱个布娃娃,做爱抚状,然后交给孩子,让他抱抱。
 
目的:培养情感。
 
小熊哪里去了
 
将孩子放在地毯上,用毛巾把玩具盖住放在他身边,问他:“小熊哪去了?”妈妈做寻找状,然后拉开毛巾说:“哇,在这里。”
 
目的:快乐。
 
找玩具
 
孩子在他的小床里,妈妈当他的面藏一件玩具,比如藏在枕头下,被子里,然后让孩子找出来。也可同时藏两三件,让他都找出来。
 
目的:训练理解。
 
户外玩
 
把孩子抱到户外,让他看小朋友们玩,这对他来说既是游戏又是学习。
 
目的:学观察。
 
走来走去的玩具
 
买一件电动玩具,打开表演给孩子看。看着电动玩具自己在地上走来走去,孩子很高兴。
 
目的:训练观察力和注意力。
 
骑大马
 
让孩子坐在妈妈腿上,妈妈颠动腿部,一边颠一边念歌谣:
 
骑大马,呱哒哒,
 
一跑跑到外婆家。
 
见了外婆问声好。
 
外婆对我笑哈哈。
 
目的:训练语感。
 
5个小朋友
 
妈妈做5个小纸卷,在一头用彩笔画上小动物、植物等,然后把纸卷套在孩子手指上。妈妈可以搬着孩子的手指,彼此谈话做游戏,或讲故事。
 
目的:发展言语能力。
 
向前爬
 
把孩子放在地毯上,脚蹬住家具或墙壁,妈妈叫他到妈妈这里来。孩子会用脚蹬住墙做努力的动作。
 
目的:练习爬。
 
搭积木
 
给孩子积木,引导他叠起来,看他能叠多高。
 
目的:练习手的精细动作。
 
放球
 
给孩子几个乒乓球和两个盒子,让他把球放进盒子里。
 
目的:训练手指功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