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怎么办
摘要:发病处于寒冷季节,有环境温度过低或保暖不当史;有严重感染史,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
硬肿症,又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的特有疾病。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遇寒而发病。临床以全身或局部皮肤肌肉发凉发硬,体温不升,兼有水肿为特征,常见于出生一周以内的新生儿,
早产、体弱及合并感染的婴儿易罹患,寒冷地区和季节发病率高。若硬肿面积大,全身症状重,有严重感染、肺出血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本病属
中医古籍中的胎寒、五硬、血瘀等的范畴。治疗上古代医家多以温阳救逆、活血化瘀为原则。
发病处于寒冷季节,有环境温度过低或保暖不当史;有严重感染史,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
其症状与体征如下:
1.一般表现反应低下,吮乳差,哭声低弱,活动减少。
2.低体温体温低于35℃,重症可低于30℃,四肢或全身冰凉,心率减慢;有些轻症、感染和夏季发病者可不出现低体温。
3.皮肤硬肿为对称性,依次为双下肢、臀部、面颊、双上肢、全身。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胸部受累可呼吸困难。
其并发症可能出现:
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率低下,微循环差,严重的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出血、肾功能衰竭。
新生儿硬肿症中医验方
1.附子桂枝汤熟附子、桂枝各1—2.5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60毫升,分2次服,一般2—4日可治愈。
2.助阳化瘀汤桂枝、白芍、当归、木通、小茴香各5克,丹参6克,红花2克,橘核12克,
细辛3克,甘草1克,日1剂,水煎60毫升,分3次口服。
3.复方
生脉饮五味子、当归、川芎、丹参、炙甘草各2.5克,制附子(先煎)、干姜各1.5克,黄芪5克,
红参6克(另炖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4.温阳活血汤桂枝、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各6克、白芍、丹参、大枣、伸筋草、广巴戟、黑故纸各8克,生姜5克,水煎至60毫升,每日分2次服,日1剂,一般2—4剂即可治愈。
5.川芎红花注射液0.3毫升/千克加入10%葡萄糖20—50毫升,每日2—4次静脉滴注;复方桃仁红花注射液20毫升,每日1次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毫升加入10%葡萄糖2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三者可任选一种,均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