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疫苗知多少
摘要:预防这种严重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种疫苗,脑膜炎奈瑟菌可分为A、B、C、W135等13个不同群,约90%流脑病例是由A、B、C群引起。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又称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所致,是冬春季常见的急性
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流脑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惊厥、角弓反张等,发病数小时后皮肤和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严重者可造成局部皮肤坏死。
预防这种严重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种疫苗,脑膜炎奈瑟菌可分为A、B、C、W135等13个不同群,约90%流脑病例是由A、B、C群引起。
种类及免疫程序
目前用于预防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疫苗有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2种。
多糖疫苗有A群单价多糖疫苗、A+C群两价多糖疫苗、A+C+Y+W135群四价多糖疫苗3个品种;结合疫苗有A+C群两价结合疫苗及A+C+Y+W135群四价结合疫苗(目前尚未在大陆上市)。
A群流脑多糖疫苗
A+C群多糖疫苗
ACW135群多糖疫苗
A+C群结合疫苗
类别
一类
一类
二类
二类
制法
由相应血清群脑膜炎球菌制成的荚膜多糖
由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提取的多糖抗原分别与蛋白载体结合
预防流脑类型
A群
A、C群
A、C、Y、W135群
A、C群
适用年龄
6月-2岁
大于2岁
大于2岁儿童及成人;推荐前往流行区旅游或居住在流行区的人群、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军人等接种。
6月以上及成人
诱导免疫
接种2针可产生免疫,5岁前需接种至少4次含A群流脑多糖的疫苗以保证达到保护性抗体水平。
不管以前是否接种过C群流脑多糖疫苗都可诱导产生理想的免疫应答,抗体至少维持数年
我国免疫程序
婴儿在6~18月龄时接种第1、2剂次(2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儿童满3岁、6岁各接种1剂次(两剂间隔不少于3年)
非计划免疫,如接种A+C多糖结合疫苗,建议3岁和6岁使用ACW135群多糖疫苗,如没有ACW135群多糖疫苗,亦无需接种A+C多糖疫苗
疫苗有效性
目前我国的计划免疫程序中使用的是一类疫苗,即流脑多糖疫苗,6月龄、9月龄接种两剂A群多糖疫苗,3岁、6岁接种两剂A+C群多糖疫苗,接种后总体有效率在90%以上。
禁忌症
1.处于急性传染病发作期或是急性发热时应暂缓接种。
2.患有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等急慢性疾病,
癫痫、癔症、抽搐(高热惊厥)、
脑炎后遗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或严重过敏不宜接种。
不良反应
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轻微,表现为注射部位红晕、压痛,大多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少数可出现短暂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超过38℃,则需要采取退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