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妈妈吃够它,难道就能预防宝宝颅内出血?

妈妈吃够它,难道就能预防宝宝颅内出血?

2018-03-05 来源:儿科严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所以一旦维生素K缺乏,这些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就不能被正常激活,就会随之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发生出血,比如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
妈妈吃够它,难道就能预防宝宝颅内出血?
 
谈谈小婴儿如何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前几天,有位妈妈发来这么一篇文章,问我是不是哺乳期妈妈多吃青菜,就可以预防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得了解一下缺乏维生素K为什么就容易导致出血。
 
因为在肝脏中,维生素K参与激活一些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
 
所以一旦维生素K缺乏,这些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就不能被正常激活,就会随之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发生出血,比如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
 
如果出血发生在颅内,就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为大脑是身体的中枢,重要部位在出血后受损,会危及我们的心跳和呼吸。▼
 
可见身体缺乏维生素K是非常危险的。
 
维生素K缺乏症在大一点的孩子或者成人中非常罕见(除非疾病因素),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获取维持正常身体功能的维生素K。
 
一、我们吃的多种绿色蔬菜可以提供维生素k。
 
膳食中维生素k在肠道中可被吸收进入肠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再转运至肝脏(维生素K1,绿色蔬菜、豆油、水果、种子和牛奶);
 
二、肠道里面定植的细菌能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K2,其活性是维生素K1的60%)
 
三、细胞内维生素k可被重复利用
 
可为什么小婴儿相对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呢?
 
那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的维生素K储备不足(因为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转运);
 
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不足;
 
新生儿和小婴儿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尚在建立之中,不能有效合成维生素K;
 
另外,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无法有效利用维生素K。
 
所以新生儿和小婴儿体内维生素K储备不足、母乳含量不足、肠道产生不足、肝脏利用不足,就容易发生维生素K的缺乏。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要求每一个新生儿出生后必须补充维生素k。
 
那么如何补充呢?肌肉注射?口服?还是妈妈口服维生素k1再通过乳汁传递给孩子?或者靠母亲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青菜?
 
因为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血浆维生素K浓度通常较低,有研究显示在婴儿出生后到12周,母亲饮食中额外补充维生素K1(5毫克/天)有可能预防这种情况,但目前尚无更多的研究去评估母体补充维生素K1是否有临床意义,所以靠母亲口服维生素K1制剂或者仅仅通过饮食中补充维生素k1的做法不作为推荐。
 
另外,给健康、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儿,首次进食及1、4、8周龄时各口服2mg维生素K1也可以预防维生素K的缺乏(你看,多麻烦啊,还容易漏服)。
 
可对照研究显示这种宝宝多次口服的方法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并没有肌注有效,所以也不推荐。
 
目前的大量证据表明:新生儿肌内注射维生素k1是预防早发型(出生后第1周内)和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美国儿科学会要求: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应肌内注射0.5-1mg维生素K1。
 
而对于早产、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有肝脏疾病、腹泻的婴儿,也应再次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K1预防。
 
但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严重肝脏疾病的新生儿,会出现维生素K1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即使注射了维生素K1,仍有可能会发生出血。
 
另外,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英国研究显示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K可能会增加儿童期癌症的发生率,这个研究结论引起了美国儿科学会(AAP)的重视。
 
AAP还专门成立的一个特别工作分小组析各方资料,他们在1993年正式发布没有发现早期补充维生素K1和儿童期癌症发生有关联的报告。所以各位家长无需担心新生儿后注射维生素K1。
 
总之哺乳期的母亲膳食搭配合理就行,适量吃绿色蔬菜肯定是有必要的。但仅仅靠母亲多吃青菜来预防宝宝发生维生素K缺乏是缺乏依据的。
 
最重要的预防维生素K缺乏的手段是宝宝出生后注射维生素K1。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