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怎么办?小儿便秘的家庭调理
摘要: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温度计刺激,因为可引发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
春季,天气干燥,身体很容易缺水,便秘多发,很多孩子很容易便秘,孩子还小,自己不会表达,如果发生便秘是很难受的,其实判断小儿是否便秘,是可以从一些症状中看出来的,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小儿便秘有一些症状。
1、大便量少、干燥;2、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3、腹部胀满、疼痛;4、食欲减退。
粪便干燥、坚硬,有时可成为羊粪或兔粪一样的小球状,排便时感到困难。两次大便的间隔延长,可能3~4天甚至1周大便一次。由于粪便难于排出,排便时用力,可造成脱肛、
肛裂或诱发痔疮。干硬的粪块擦破直肠或
肛门黏膜时可造成疼痛或出血。有时因粪块卡在直肠腔内排不出来,但有少量粪水绕过粪块由肛门流出,可表现为假性腹泻。患者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头晕脑胀、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烦躁易怒、口舌生疮等症状。体检时可在腹部摸到粪块及痉挛的肠段。
注意: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
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
温度计刺激,因为可引发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
吃母奶的小孩,由于母奶吸收较完全,大便量较少,有些婴儿反而会好几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随吃随解。所以,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断新生儿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观察大便性状,如果性状正常,几天不大便也属正常。
小儿便秘的家庭调理
1、4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萝卜、胡萝卜、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苹果、西瓜榨汁喝。宝宝太小,应先喝1-2勺,如没有异常,再逐渐加量。
2、宝宝满5个月,就应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麦片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还可喂点香蕉、苹果等水果泥,有利于促进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并发出嗯嗯声,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4、做做婴儿操。运动量
不够也会造成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不畅。妈妈可以常帮宝宝做做婴儿体操;对于大些的宝宝,可鼓励其自己练习翻身、爬行,或给宝宝一个球,和他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