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小儿发热,家长预判很重要
摘要:小儿发热是指以小儿体温异常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症状。一般孩子的体温在36-37OC之间,如果超过这个范围且持续升高或者体温降不下来时,即可判定为小儿发热。
很多家长自己发热可以很淡定地处理,但是一遇到孩子发热,就慌了手脚。因此,各位家长要对小儿发热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能理性处理。
小儿发热是指以小儿体温异常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症状。一般孩子的体温在36-37OC之间,如果超过这个范围且持续升高或者体温降不下来时,即可判定为小儿发热。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自身对外来侵入“异物”(病原体)的一种保护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邪的一个过程。
邵瑛教授指出:小儿出现发热,说明小儿有免疫能力,是宝宝体内的免疫机制在发挥作用。当小儿发热时,家长不必急于马上采取退热措施,最好能先弄清小儿发热的原因,是感冒了,还是食滞了……?此外,除了要时刻关注体温的变化以外,还需要注意小儿的
精神状况。根据小儿的具体状况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
根据“空间位置”记忆。
温度较低:从腋下开始,相对嘴巴和
耳朵,腋窝的位置最低且在皮肤表面,所以它的数值最低,嘴巴和耳朵几乎在一个生理水平面上,位置比腋窝高,所以两者数值相近,比腋下高约0.3?0.5摄氏度。
温度较高:
肛门因为最接近身体里面,所以温度更高,在口温或耳温基础上再加0.3?0.5摄氏度左右。
总结:腋温<口温≈耳温<肛温,之间相差0.3~0.5℃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评估孩子发热的严重程度?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耳温超过37.8℃,
口腔温度超过37.5℃,肛门温度超过38℃定义为发烧。
腋温:37.3℃?38℃为低热,38℃?39℃属于中度发热,39℃?40℃属于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
但是我们仅从温度的数值高低去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是远远
不够的,大部分发烧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并不需要到医院治疗,只需在家处理就可以了。医院聚集了很多生病的孩子,更容易引起相互间的传染。
2013年5月版英国的《Nice儿童发热指南(5岁以下)》主要从皮肤颜色、精神情况、呼吸情况、是否有脱水以及其他一些提示严重情况的症状入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