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头条】幼儿急疹流行病学

【头条】幼儿急疹流行病学

2018-01-10 来源:儿科学大查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该病的主要病因。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DNA类病毒。
  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疫苗的普及,很多严重的以及威胁生命的传染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我国儿科疾病中,感染性疾病仍占据首位,而其中的传染性疾病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临床上,很多儿科疾病均可能出现皮疹。这其中以麻疹、幼儿急疹、肠道病毒等感染最为多见。
 
  一、病原学
 
  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该病的主要病因。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DNA类病毒。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二)传播途径。可经空气飞沫传播。
 
  (三)季节性。呈全年散发,但以冬春季发生较多。
 
  (四)易感人群。多见于6月~18月的小婴幼儿。<1岁占主要比例;3岁以后少见,无性别差异。
 
  三、临床表现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到2周。
 
  (一)一般表现。
 
  多数起病急,发热39~40℃,急性期高热可能伴有惊厥,患儿可无明显伴随症状,也可有呼吸道症状,如流涕、咳嗽;消化道表现可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
 
  但幼儿急疹有其特点:体温持续3~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数日后逐渐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白细胞分类多以淋巴比例升高为主。
 
  2.其它。C反应蛋白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3.病原学检测。多数病例通过临床特点即可进行诊断,如进行实验室确诊可进行HHV-6、7的核酸检查。
 
  (三)预后。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四、治疗
 
  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即可,积极退热,避免高热惊厥,可采用清热解毒中药辅助治疗。注意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液量,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