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小儿脾虚的调理方法

小儿脾虚的调理方法

2018-01-06 来源:人一生健康工作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摩腹、分推腹阴阳功效相同,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顺时针摩腹,以通腑为主,适用于急性腹泻、痢疾、便秘、腹胀、腹痛、呕吐等。
  一、小儿推拿方案:
 
  基本处方:清补脾300-500下,揉板门300下,运内八卦300下、摩腹5分钟、捏脊10遍。
 
  加减法:大便干、便秘,清大肠300下、退六腑300下。
 
  出汗多,加二马300下。
 
  流口水,揉天枢100下。
 
  口疮者,清胃300下。
 
  腹痛者,拿肚角、揉足三里2分钟。腹痛重者,分推腹阴阳、华佗夹脊穴。
 
  腹泻者,揉龟尾并上推七节骨300下,足三里300下。
 
  1、补脾经
 
  2、清胃经
 
  3、揉板门
 
  体会:板门穴相当于健胃消食片,有开胃消食、消积导滞的作用,对于胃肠功能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积食、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畅,效果好。能解决宝宝胃肠蠕动差的问题。宝宝越小,对这个穴位的刺激越敏感,揉板门时手法宜轻柔舒适。
 
  4、运内八卦
 
  治疗体会: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肺主宣降,呕吐、呃逆、咳喘皆为气逆之证。内八卦有理气降逆的功效,逆运内八卦可使气下降,降胃气、止呕、止咳平喘效果好,宝宝咳嗽、哮喘和呕吐时,逆运内八卦更为对证。脾不升清可致腹泻、腹胀,顺运内八卦为宜,配合五经穴调理脏腑功能。《幼科推拿秘书?手法治病歌》:五经运通脏腑塞,八卦开胸化逆。胸膈痞满最为先,不是知音莫予泄。
 
  注意事项:中指下为离宫,属心火。运内八卦时宜以大拇指按住,恐动心火。
 
  5、摩腹
 
  摩腹、分推腹阴阳功效相同,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顺时针摩腹,以通腑为主,适用于急性腹泻、痢疾、便秘、腹胀、腹痛、呕吐等。逆时针摩腹,可止泻、助吸收,宝宝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消瘦乏力、流口水多、贫血等,宜逆摩腹。
 
  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者,分推腹阴阳,配合中脘、足三里,效果好。相当于绿豆生姜水、藿香正气水之功。
 
  6、捏脊
 
  又称捏积。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6-10遍。每天做1-2次。
 
  捏脊,通过刺激膀胱经和督脉上的脏腑腧穴和夹脊穴(与脊髓神经分布一致),起到通道经络、调和脏腑、燮理阴阳的作用,使内外和调、气血相从,而达到强身健体、促进发育、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群体:易患胃肠疾病、反复感冒咳嗽、遗尿、过敏体质的宝宝。睡眠不安、夜啼、多汗、多动、发育迟缓等皆常用此法。
 
  7、龟尾、七节骨、肚角、天枢
 
  临床体会:
 
  龟尾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腹泻、便秘都可取之。
 
  腹泻,上推七节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
 
  便秘,下推七节骨,泻热通便。
 
  肚角,是止腹痛的主要穴位,拿捏10-20次,配合一窝风可提高止痛效果。腹痛重者,推华佗夹脊穴10分钟。
 
  二、脾虚的艾灸疗法
 
  穴位:神阙、身柱、足三里。
 
  操作:随身灸或悬灸法。神阙可采用脐灸法。每穴30分钟,10-15天为1疗程。
 
  三、食疗方:
 
  1、萝卜丝疙瘩汤。
 
  2、乌梅神曲茶。
 
  3、菌菇汤。
 
  4、莲子山药粥。
 
  5、茯苓山药扁豆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